[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耐高温聚乙烯薄膜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1101.6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冬梅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20;C08L83/04;C08L83/08;C08L97/02;C08L71/02;C08L51/06;C08K13/02;C08K3/26;C08K3/04;C08K3/22;C08K5/134;C08J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599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耐高温聚乙烯 抗菌 薄膜 八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 附着力 老化 复合抗菌剂 聚乙烯薄膜 纳米碳酸钙 油墨附着力 加工性能 加工助剂 聚异丁烯 抗菌效果 抗氧化剂 原料配方 重量份数 贝壳粉 耐高温 偶联剂 石墨烯 相容性 耐热 植酸 颜料 协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耐高温聚乙烯薄膜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E 100份、聚异丁烯20‑30份、贝壳粉3‑5份、纳米碳酸钙5‑10份、石墨烯1‑3份、植酸0.5‑1.5份、八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1‑2份、偶联剂1‑3份、加工助剂2‑4份、复合抗菌剂0.5‑1.5份和抗氧化剂0.5‑2份。本发明采用独特的原料配方及各组分的协调作用,相容性好,制备的聚乙烯薄膜具有高强度、耐热、耐高温、稳定性好、不易老化、抗菌效果强、耐老化等优点,且加工性能好,工艺简单,成本降低低廉,具有良好的油墨附着力和颜料附着力,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抗菌耐高温聚乙烯薄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 polyethylene,简称PE )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聚乙烯膜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电子、印刷等行业,但聚乙烯膜也具有一些应用方面的不足,如聚乙烯的耐温行不高,目前市场
上使用的聚乙烯膜一般使用温度不超过100℃,因此在一些特殊领域中聚乙烯膜就会受到限制,同时在长时间的光照条件下,聚乙烯膜表面会出现变色等现象,薄膜老化加快,因而影响了使用寿命,这些方面都大大限制了聚乙烯膜的应用。
聚乙烯膜安全无毒,透水、透气适中,可使被包装的产品在生产加工、运
输、贮存过程中不受污染,适合用于食品保鲜包装。但是,在应用于含油脂类食品的包装时,其中的一些小分子加工助剂( 如柔韧剂) 会发生迁移,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另外,单一的PE膜并不具备抑菌和抗氧化的功能性。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碟碗杯、家电等各种塑料提出了“抑菌、杀菌”的需求,因此提供聚乙烯抗菌薄膜是当今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抗菌型强、耐老化、力学性能优异的聚乙烯薄膜及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菌耐高温聚乙烯薄膜,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E 100份、聚异丁烯20-30份、贝壳粉3-5份、纳米碳酸钙5-10份、石墨烯1-3份、植酸0.5-1.5份、八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1-2份、偶联剂1-3份、加工助剂2-4份、复合抗菌剂0.5-1.5份和抗氧化剂0.5-2份。
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由质量比为2-3:1的木质素纤维素钠和聚氨丙基甲基倍半硅氧烷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抗菌剂由质量比1:1-3的为氧化镧和二氧化钛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助剂由质量比为1:2-4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马来酸酐接枝PE蜡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为CA抗氧化剂、1010抗氧化剂和1076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抗菌耐高温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PE 、聚异丁烯、贝壳粉、纳米碳酸钙、石墨烯中加入植酸和八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在温度为80-100℃下搅拌20-30min进行表面改性,得改性混合物;
(2)将改性混合物、偶联剂、加工助剂、复合抗菌剂和抗氧化剂加至高混炼机,在80-100℃下混炼10-20min,得混合物料;
(3)将混合物料输送至锥形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后,再用塑料吹膜机挤出吹膜,即得到聚乙烯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冬梅,未经曾冬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1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