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0919.6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3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榕林;刘一帆;刘会;姬莹莹;卜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047 | 分类号: | C04B35/047;C04B35/66;C04B35/634;B22D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耐火材料 抗热震性能 制备方法和应用 镁铝尖晶石 镁砂 水化 锆酸钙 聚羧酸盐类分散剂 耐火材料技术 耐火材料 强度保持率 强度性能 有效抑制 制备过程 烧结 冷循环 室温水 氧化锆 质量份 次热 钙源 镁源 制备 成型 养护 测试 申请 | ||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无碳耐火材料,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依次经成型、养护、干燥和烧结制备而成:47~81份镁砂、0.5~38份锆酸钙、9~15份镁铝尖晶石、0.5~9份氧化锆、0.01~1份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和7.0~7.5份水。本申请以镁砂和镁铝尖晶石为镁源,以锆酸钙为钙源,有效抑制了水化现象,避免制备过程中因原料水化降低耐火材料的强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实施例对所述无碳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进行测试:1100℃~室温水冷循环1次、3次和5次热震后强度保持率均达到28.24%以上;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无碳耐火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热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钢材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不同行业对钢材的性能质量要求不同,但总体来说各行业对钢材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杂质是影响钢材性能的影响因素之一,减少钢材中的杂质、提高钢材的洁净度是当代炼钢行业的发展方向。钢材冶炼过程中,连铸系统中的钢包是运输、储存和处理钢液的主要容器,与钢液直接接触,若钢包内衬材料含有杂质,则会将杂质带入到钢液中,进而影响钢材的性能。
传统钢包内衬材料多采用抗热震性和抗钢渣侵蚀性较好的MgO-C质耐火材料,但在高温条件下,MgO-C质耐火材料中的C易溶解到钢液中,造成钢液二次增碳,进而影响钢材的性能。因此,作为钢包内衬的MgO-C质耐火材料逐渐被无碳的MgO-CaO-ZrO2系耐火材料所取代,如MgO-ZrO2复合材料、MgO-CaZrO3复合材料以及MgO-CaZrO3-ZrO2复合材料等。上述材料制备时,均以MgO、CaO和ZrO2为原料,虽然能够制备得到无碳的耐火材料,但材料的抗热震性能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无碳耐火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热震性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碳耐火材料,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依次经成型、养护、干燥和烧结制备而成:47~81份镁砂、0.5~38份锆酸钙、9~15份镁铝尖晶石、0.5~9份氧化锆、0.01~1份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和7.0~7.5份水。
优选的,所述镁砂包括粗镁砂、中镁砂、细镁砂和超细镁砂,所述粗镁砂的平均粒径为5~3mm,所述中镁砂的平均粒径为(3mm,1mm],所述细镁砂的平均粒径为(1mm,0.074mm],所述超细镁砂的平均粒径<0.074mm;所述粗镁砂、中镁砂、细镁砂和超细镁砂的质量比为(10~15);(11~19):(17~30):(8~18)。
优选的,所述锆酸钙包括粗锆酸钙、中锆酸钙和细锆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粗锆酸钙的平均粒径为3~1mm,所述中锆酸钙的平均粒径为(1mm,0.074mm],所述细锆酸钙的平均粒径为<0.074mm;所述粗锆酸钙、中锆酸钙和细锆酸钙的质量比为(0~12):(0~16):(0~10),所述粗锆酸钙、中锆酸钙和细锆酸钙的质量不同时为零。
优选的,所述镁铝尖晶石的平均粒径≤5μm。
优选的,所述氧化锆的平均粒径≤50nm。
优选的,所述聚羧酸盐类分散剂为PC-8010聚羧酸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无碳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原料与水混合,得到浆料;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浆料依次进行成型、养护和干燥,得到干坯;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干坯进行烧结,冷却后得到无碳耐火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0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