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9734.3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9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魏蕾;李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12 | 分类号: | H04B17/12;H04B17/21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校正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天线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解决传统校正方法的局限性和联合校正的约束性,有效解决分布式通信系统中交叠覆盖区域的干扰问题。通过部署在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拉远单元之间的天线校正装置,经过光纤传输的方法实现对天线的联合校正。本发明用于天线校正。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在工程部署和商用运营时,普遍存在多小区天线交叠覆盖区域,位于交叠覆盖区域的小区边缘用户常常因为小区间干扰导致吞吐量的降低,为了解决小区间干扰,可以采用Super Cell(超级小区)、CoMP(协作多点,CoordinatedMultipoint)、ICIC(小区间干扰协调,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FSS(频率选择性调度,Frequency selective scheduling)等技术消除交叠区的干扰。但是,上述技术都需要依赖多天线间的信号一致性,即交叠区各个天线间频率误差和相位误差保持在较小的误差范围内,当频率误差和相位误差超出可控范围时,用户终端收到不同天线间信号会部分抵消,从而造成赋形增益下降,降低用户感知度。
为了解决多天线间的信号一致性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单天线校正和多天线联合校正的方法对天线阵列进行校正,单天线校正方法主要是利用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Unit,RRU)上的校准接口与收发通道间发送已知数据,再由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Unit,BBU)比较各通道接收数据间的幅相差,完成通道间幅相差异计算和补偿;多天线联合校正方法主要是将多个RRU上的校正接口通过射频线缆与收发通道间发送已知数据,再有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BBU)比较各通道接收数据间的幅相差,完成通道间幅相差异计算和补偿。
但是,无论是单天线校正还是多天线联合校正,都需要使用RRU上的校准接口,并且需要将各个校准接口通过射频线缆连接起来才能具备联合校正的条件,射频线缆连接方式对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有诸多严格要求,不便于工程施工和灵活组网,难以实现在大规模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普遍应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校正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解决传统校正方法的局限性和联合校正的约束性,有效解决分布式通信系统中交叠覆盖区域的干扰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校正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基带处理单元发送的校正指令,校正指令包括射频拉远单元的数量以及与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对应的校正天线数量;
根据校正指令生成第一校正序列;
将第一校正序列发送给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射频拉远单元将第一校正序列发送给对应的校正天线;
接收射频拉远单元反馈的第二校正序列,第二校正序列是每个校正天线接收第一校正序列得到的;
根据第一校正序列和第二校正序列,计算得到第三校正序列;
将第三校正序列发送给射频拉远单元。
通过部署在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拉远单元之间的天线校正装置,经过光纤传输的方法实现对天线的联合校正,能够解决传统校正方法的局限性和联合校正的约束性,有效解决分布式通信系统中交叠覆盖区域的干扰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校正指令生成第一校正序列包括:
根据校正指令,按照频域和时域两个维度生成等分相位的第一校正序列;频域维度是指将每个校正天线按照不同相位排列,时域维度是指将每个天线按照不同优先级排列。
通过两种维度的方式能够确保各个天线上的校正序列不会重叠,从而保证在交叠区每个天线校正序列的唯一性,也保证每个天线分配的校正序列幅度相同,且相位和时序优先级的线性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97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