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式激光检测血液样品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7024.7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7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秦瑞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激光 检测 血液 样品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激光检测血液样品的系统,其中,激光发射器、待检测血液样品和激光接收器依次间隔设置;加样组件设置在托盘组件上游一侧,加样组件用于向托盘组件内加入一组待检测血液样品;回收箱体设置在托盘组件下游一侧,回收箱体用于接收检测完的血液样品。检测框架内具有多个容纳阁室,每一个容纳阁室内均放置有血液样品,每一个激光发射器对应地把光照射到血液样品上,然后照射后的光由激光接收器接收,根据激光信号的变化而反馈得到血液样品的检测数据,整个过程十分简便,而且能够同时完成多组样品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领域属于医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式激光检测血液样品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医学检验(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MLS)是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从而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的一门科学。
临床血液检测可分为血液一般检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测、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可以检测出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持征。
另外,利用激光对血液进行检测的方法在医学检测中已经出现。激光透过血液样品后,其光的信号会发生变化,而利用光的信号变化则可以间接反应出血液样品的数据信息。例如,在血液细菌培养检测中,利用血液培养瓶的激光强度的变化,直接可以反应到血液培养瓶中的压强变化,从而确定血液中微生物的有无,测定原理和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操作。
然而,实际工作中,血液样品的数量较多,特别是在医学研究中,血液样品的数量可能是成百上千的,而且有的血液样品的保质期短,需要快速或者同时内完成样品检测的过程,而目前的检测手段无法实现快速对多个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式激光检测血液样品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思想:设置多组激光发射器和多组激光接收器,从而同时对多组血液样品进行激光分析检测,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并且,还设置有更换结构,可以对检测过的血液样品进行更换,从而快速高效地完成多组血液样品的检测过程。
一种连续式激光检测血液样品的系统,其包括壳体、托盘组件、激光组件、激光接收组件、控制平台和移动终端,托盘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托盘组件包括检测框架,检测框架具有多个容纳阁室,每一个容纳阁室内均放置有待检测血液样品;激光组件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器,每一个激光发射器与每一个待检测血液样品相对设置;激光接收组件包括多个激光接收器,每一个激光接收器与血液样品相对设置,其中,激光发射器、待检测血液样品和激光接收器依次间隔设置;加样组件设置在托盘组件上游一侧,加样组件用于向托盘组件内加入一组待检测血液样品;回收箱体设置在托盘组件下游一侧,回收箱体用于接收检测完的血液样品,回收箱体具有驱动结构和顶板,驱动结构与顶板连接,且驱动结构用于带动顶板处于敞口或者封闭状态;控制平台与激光接收组件通讯连接;移动终端用于用户持有使用,移动终端与控制平台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检测框架内具有多个容纳阁室,每一个容纳阁室内均放置有血液样品,每一个激光发射器对应地把光照射到血液样品上,然后照射后的光由激光接收器接收,根据激光信号的变化而反馈得到血液样品的检测数据,整个过程十分简便,而且能够同时完成多组样品的检测。另外,当检测完一组激光发射器之后,加样组件再把另外一组的血液样品推送到托盘组件上并且完成激光检测过程,重复地向托盘组件上推送检测框架,从而连续性完成多组血液样品的检测过程,检测完的血液样品则归入到回收箱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7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