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连活性成分氨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6456.6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5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谭淋;施亦东;赵瑞方;蒋舜媛;陈政;谭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94 | 分类号: | D01F6/94;D01F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连 聚氨酯 氨纶纤维 均相溶液 制备 广谱抑菌活性 形状记忆功能 敷料 家用纺织品 细胞相容性 复合纤维 生物医用 帐篷面料 重量比 溶剂 氨纶 纺丝 溶解 服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连活性成分氨纶纤维,由黄连活性成分以及聚氨酯组成,黄连活性成分与聚氨酯的重量比为(0.05‑0.5):1。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将黄连活性成分与聚氨酯溶解分散于溶剂中的均相溶液,将均相溶液通过纺丝方法制得。本发明提供的氨纶复合纤维具备较好的广谱抑菌活性、细胞相容性、较好的机械强度、较好的形状记忆功能,可作为生物医用敷料、家用纺织品、服装、帐篷面料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中药剂型,尤其涉及一种黄连活性成分氨纶纤维,本发明还涉及该氨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用植物在我国应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和经验,其对于慢性疾病与健康调理而言,通常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产生的副作用也相对较低,使得中医药成为象征我国中华文化的“国粹”。然而,对于任何一种特色药用植物来说,其命运涉及种植、生产与加工、应用等多个阶段,其包含的多种有效活性成分综合效应才可以共同真正反映出该药材的特性与价值,相反,如果只针对一种药材的单一含量成分,就会打破这种药材的药效平衡,而实际上单一药材的综合应用也可以视为一种药物复方。此外,在任何治疗与预防阶段,单一活性功能组分的施用往往不能实现最佳疗效,同样需要通过多组分或复方多类药材的协同施用。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经发展出很多种可外敷内用的中药剂型,如汤剂、片剂、丸剂、膏剂以及胶囊等,从而达到对中药组分的毒性降低、活性的保护利用、以及最终的靶向控制释放。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在中药材在前期处理、成分提取分离、药用成分应用等阶段仍然存在不少的不规范,对相关机理的研究不深入,使得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遇到诸多瓶颈。
由于纤维及其制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很多纤维制品与人体肌肤日常接触,如服装、伤口敷料等。因此,纤维毫无疑问是很重要和直接的中药活性成分载体,同时也可当成一种很重要的中药剂型来开发。然而,目前涉及到中药与纤维制备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均不多,同时涉及到的工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类:a)单一中药活性组分与可纺高分子材料共混,然后通过湿法/干法/静电纺丝手段处理;b)将一种或多种中药材打碎研磨成一定尺寸的细粉,再与可纺高分子材料混合,然后通过湿法/干法/熔融纺丝手段加工;c)将一些特定中药(如艾叶)机械处理为绒状,然后与其他人造纤维(如腈纶、尼龙)通过纺织手段混纺;d)纺丝手段得到的纤维通过简单的中药浸提液表面浸泡处理,从而获得搭载有中药组分的纤维。然而,第1类实验室内研究目前比较多,但存在活性成分单一,并不能全面反映一种特殊中药的特性,且对于获得单一组分筛选提取成本也相对较高,而诸如静电纺丝技术来实现纤维产业化,同样存在生产成本较高等特点;第2类研究操作上过于粗糙,存在不利成分掺杂等情况,且可通过熔融纺丝手段处理的活性成分并不普遍;第3类研究涉及药材范围较窄;第4类情况均存在中药活性成分的易变性、快速释放等情形。综上所述,目前存在的几类研究在综合有效利用中药活性组分、控制与保护中药组分活性、去除不利成分、控释/缓释活性组分等方面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能综合有效利用中药活性组分、控制与保护中药组分活性、去除不利成分、控释/缓释活性组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黄连活性成分氨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连活性成分氨纶纤维,由黄连活性成分和聚氨酯两类成分复合组成。
进一步地,黄连活性成分和聚氨酯两类成分的复合重量比例为(0.05-0.5):1。
进一步地,黄连活性成分是将黄连通过体积分数为0%~80%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提取后浓缩干燥得到的粉末。
进一步地,提取的温度为20~100摄氏度,提取时间为1~5小时。
进一步地,聚氨酯的功能聚氨酯数均分子量为100000~500000,以结晶-熔融温度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为响应温度的温敏型聚氨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黄连活性成分氨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将黄连活性成分与聚氨酯溶解分散于溶剂中的均相溶液,将均相溶液通过纺丝方法制得黄连活性成分氨纶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性及操作性优异的聚氨酯脲弹性纤维
- 下一篇:一种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