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改善血糖水平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3933.3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3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蒋丽;林桂纯;蒋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正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33/125;A61K36/49;A61K36/605;A61P3/10;A61K3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改善 血糖 水平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善血糖水平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栗子皮提取物25‑40份、桑叶提取物10‑20份、燕麦β‑葡聚糖3‑5份,还可以进一步添加苦瓜粉5‑10份、含铬酵母粉1‑2份、苦瓜提取物5‑10份、大麦麦芽10‑20份、雨生红球藻粉5‑10份、燕麦纤维3‑5份、山药粉5‑10份、菊花粉1‑2份、荞麦粉3‑5份、玉竹粉4‑7份、葛根粉3‑5份、维生素B2 0.1‑1份,该组合物营养丰富,食用方便,可以有效地改善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食品及其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改善血糖水平的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不断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急速上升,目前是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的第三位多发常见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接近10%,控制和预防糖尿病十分艰巨。预防或者改善血糖水平对于治疗糖尿病十分重要,药物治疗的同时,日常饮食也十分重要,饮食控制不当,会导致血糖的波动,甚至会加剧高血糖的风险。
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关注中药或药食同源类的保健品来控制血糖水平。如中国专利CN2014102044678公开了一种适合于高血糖人群服用的营养代餐粉,包括膳食纤维粉、果蔬粉、桑叶提取物、麦芽糊精、甜菊糖、水解乳清蛋白、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降血糖功效,口感良好,且可以作为代餐食品食用。中国专利CN2008100066094公开了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含短肽的特殊膳食,该食品以食源性短肽为主要原料,添加山药、桑叶、葛根、黄精、玉米须、茯苓、乌梅、玉竹等药食两用中草药提取物,再辅以低聚肽、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复合配方,通过食源性短肽、药食两用中草药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低聚肽等多种银子的共同作用,可以辅助和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可以看出,由于糖尿病的病因机理复杂,目前研究多侧重于采用复合组合物,通过多组分相互配伍,充分发挥配方的协同性是当今的研究热点。
栗子皮的提取物控制血糖水平目前已有一定的研究,日本专利特开2006-1872就公开了栗子皮提取物控制血糖的用途。中国专利CN2014102016199也公开了一种从从板栗壳中提取纯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的方法,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血糖水平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营养丰富,食用方便,能够调节血糖水平、提高免疫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包含栗子皮提取物的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改善血糖水平的食品或药品中的用途。
一种具有改善血糖水平的组合物,包括栗子皮提取物25-40份、桑叶提取物10-20份、燕麦β-葡聚糖3-5份,栗子皮提取物由壳和内皮共同提取得到提取物,其中栗子壳和内皮原料的配比为8-12:1-3。
所述的栗子壳(板栗壳)是包裹板栗肉的外壳,如日常购买板栗就带有该壳,而非含有毛刺的外荚。
进一步地,所述的栗子皮提取物是通过选自乙醇、丁醇、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溶剂进行提取。
在肠道内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如前面背景技术中介绍,已有相关研究探索栗子皮提取物对于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在研究中发现,单一栗子皮提取物的改善效果有限,通过选自其他提取物与栗子皮配伍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改善血糖水平的效果。
所述的具有改善血糖水平的组合物,组分份数还可以是栗子皮提取物40份、桑叶提取物15份、燕麦β-葡聚糖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正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正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3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