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缩比内翻复合材料管冲击吸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3707.5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8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于哲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比 复合材料 冲击 吸能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缩比内翻复合材料管冲击吸能器,包括:复合材料管,分别连接在复合材料管两端的内翻接头及平压接头,内翻接头的内部设有向上翻转的翻转曲面,平压接头的中间开设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可作为结构件使用,受较大冲击载荷后压溃并吸能,有压溃触发方式稳定、压缩比大、压溃过程中结构保持完整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能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缩比内翻复合材料管冲击吸能器。
背景技术
飞机机身下部防撞结构、直升机地板、车辆防撞梁结构、飞行器起落架、缓冲座椅等结构或者设备会受到冲击载荷作用,吸能器件可以用来保护设备或者人员免受较大的冲击。而复合材料压溃的过程可吸收大量能量,而且复合材料较轻,因而具有高吸能比的特点,适合用来做吸能器件,但是现有的复合材料吸能器件并不能同时作为结构元件使用。
中国专利CN105905056A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管材切割内翻压溃的冲击吸能装置,包括外套筒、切割器和定位管,所述的切割器位于外套筒内部,下端与外套筒内凸缘连接,上端与定位管连接;所述的定位管位于外套筒内部并与其内壁紧密连接,其下表面与切割器相接触;所述的外套筒、定位管和复合材料管上分别设有相对合的销钉孔,三者通过销钉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该专利中,没有涉及平压接头,如果没有平压结构则缺乏与结构的连接手段,如果有平压接头,而平压接头端部是封闭的,复合材料管压溃长度达到一半时开始逐渐填充内部空腔,在此过程中载荷会逐渐上升,直至复合材料管破裂。在一些情况下,载荷的上升对缓冲吸能不利,这时理想的压缩行程为管长度的一半。而本发明,平压接头上有开孔,复合材料管到达此处时可从孔中穿出,不会造成载荷上升,因此可用的压缩行程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压缩比内翻复合材料管冲击吸能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压缩比内翻复合材料管冲击吸能器,包括:
复合材料管,
分别连接在复合材料管两端的内翻接头及平压接头,
所述内翻接头的内部设有向上翻转的翻转曲面,所述平压接头的中间开设有通孔。
所述复合材料管与内翻接头经铆钉连接,内翻接头的翻转曲面与内翻接头的内壁相衔接并呈平滑过渡,复合材料管受压时,其管壁沿翻转曲面弯曲,然后向内翻转,复合材料管的碎片从平压接头的通孔中穿出。
所述内翻接头的中部还设有螺纹孔,从而方便与其它部件相连接。
所述复合材料管与平压接头经铆钉连接。在平压接头的通孔的外周开设有凹槽,复合材料管的端部抵接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平压接头的外侧设有外螺纹,从而方便与其它部件相连接。
复合材料管受轴向冲击载荷时,与翻转接头相连的一端铆钉被剪断,或者铆钉不断,而是将复合材料管切割成条状。然后复合材料管受内翻接头上翻转曲面的作用向内翻转,并向平压接头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复合材料管的分层、纤维折断、基体开裂等损伤形式吸能。当到达平压接头后,复合材料碎片从平压接头的通孔中穿出,直到复合材料管完全压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可作为结构件使用,受较大冲击载荷后压溃并吸能,有压溃触发方式稳定、压缩比大、压溃过程中结构保持完整的优点。,另外,本发明的吸能器两端都有接头,且可与结构相连接,因此可以作为结构件;而且压溃过程中复合材料管仍然在连接头内,不会横向滑出,因此压溃过程中保持完整。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压缩比内翻复合材料管冲击吸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溃开始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3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