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三聚氰胺的离子选择电极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2642.2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2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33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天钰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三聚 离子 选择 电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三聚氰胺的离子选择电极,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维生素B2以及苯硼酸加入到四氢呋喃中,静置后取上清液并干燥,干燥后制得维生素B2苯硼酸衍生物;将维生素B2苯硼酸衍生物、增塑剂、阳离子交换剂和PVC用四氢呋喃充分溶解并搅拌为均匀粘稠的液体;然后制备三聚氰胺离子选择电极;将三聚氰胺离子选择电极在三聚氰胺标准溶液中活化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或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检测三聚氰胺的离子选择电极,利用维生素B2衍生物作为有效的三聚氰胺离子选择试剂,从而制得离子选择性电极,能够用于对样品中的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及环境监测方法,特别是涉及基于维生素B2衍生物的一类三聚氰胺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聚氰胺,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含氮量高达66.6%且价格低廉。蛋白质含量检测常用凯氏定氮法来测定样品中氮含量并按照脱水氨基酸残基平均含氮量来推算得到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非法掺入食品饲料能造成较高的凯氏定氮测定氮含量,因而被非法添加至食品饲料中。三聚氰胺被人或动物摄入会发生脱氨基作用产生三聚氰酸,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较大的分子自组装嵌合体,导致泌尿系结石发生。若人体长期摄入三聚氰胺则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目前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测试法、修饰纳米贵金属检测法等。其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常用方法。此方法需要经过样品提取,过柱纯化,浓缩后才能进行分析,过程繁琐且花费较高,样品损失也较大,尤其不适合现场快速测定和普及。酶联免疫吸附法耗时较长,成本较高,操作繁琐,也不适应于现场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条可用于现场快速测定,然而该类方法主要用来定性,无法获得定量的结果。修饰纳米贵金属检测法可快速定量,然而对样品前处理要求也较高,也无法脱离实验室进行快速检测。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快速、简便、无需复杂样品处理可用于现场检测三聚氰胺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电池型的三聚氰胺检测的快速电化学方法,利用维生素B2与苯硼酸反应,形成维生素B2衍生物,该衍生物是有效的三聚氰胺离子选择试剂。利用维生素B2与苯硼酸反应产物制成对三聚氰胺选择性响应的敏感膜,制备出系列离子选择性电极,用于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快速定量检测。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测三聚氰胺的离子选择电极,所述的离子选择电极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将维生素B2以及苯硼酸按照1:10~10:1的质量比加入到四氢呋喃中,静置后取上清液并干燥,干燥后制得维生素B2苯硼酸衍生物;
(2)、将维生素B2苯硼酸衍生物、增塑剂、阳离子交换剂和PVC按照(1~10):(30~75):(0.1~5):(25~65)的质量比用四氢呋喃充分溶解并搅拌为均匀粘稠的液体;
(3)、采用下述A或B或C工艺制备三聚氰胺离子选择电极:
A:将均匀粘稠的液体倾倒于玻璃板上形成薄层,室温晾干即得到三聚氰胺离子敏感膜,将三聚氰胺离子敏感膜用PVC的四氢呋喃溶液粘于PVC管上,以Ag/AgCl作为内参比电极,以KCl和三聚氰胺标准混合溶液为内充溶液,即制得三聚氰胺离子选择电极;
B:选取固体电极,将固体电极表面进行处理,然后将均匀粘稠的液体涂覆于表面处理过的电极上,室温晾干得到全固体的三聚氰胺离子选择电极;
C:选取丝网印刷电极,然后将均匀粘稠的液体涂覆于丝网印刷电极中的碳电极表面,室温下充分干燥,即得到基于丝网印刷电极的三聚氰胺离子选择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2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