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石油勘探的智能钻探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9272.7 | 申请日: | 2016-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爱上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12/00;E21B44/00;E21B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钻探设备 物联网 石油勘探 驱动电机 智能 压力检测电路 抗干扰能力 状态指示灯 二极管 操控界面 操作机构 反作用力 固定压板 缓冲弹簧 缓冲压板 缓冲作用 相对位移 压差变化 压力检测 滑块 压紧 背面 电路 反弹 | ||
本发明涉及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石油勘探的智能钻探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形为长方体,所述主体的正面设有操控界面和状态指示灯,所述主体的背面设有驱动电机,所述主体的两侧设有操作机构,该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石油勘探的智能钻探设备中,当驱动电机受到反作用力时,此时固定压板随之跟着反弹,同时缓冲压板就会通过滑块与主体发生相对位移,缓冲弹簧就会开始被压紧,同时起到缓冲作用,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压力检测电路中,通过第一二极管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压差变化进行补偿,进一步降低了该电路对温度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提高了压力检测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石油勘探的智能钻探设备。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由于地域较广、地势复杂,所以在一些特殊场合,常规的大型钻探设备无法进行正常运用,都需要采用一些便携式手动的智能钻探设备。
在现有的智能钻探设备市场上,工作人员使用钻探设备时,钻探设备对地面开始打钻,而由于反作用力,钻探设备就会被反弹,这时,一般都是通过钻探设备中的驱动电机进行缓冲,来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冲击力;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在进行手动操作时,来自手部的冲击力无法很好的进行缓冲,久而久之就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身体负担,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对钻探设备的钻头进行压力检测时,由于钻头的温度会迅速上升,这样就给压力监测的精度带来影响,而目前都是采用了昂贵的低温漂的集成电路来对压力进行实时检测,这样大大提高了压力检测电路的生产成本,降低了钻探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石油勘探的智能钻探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石油勘探的智能钻探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形为长方体,所述主体的正面设有操控界面和若干状态指示灯,所述主体的背面设有驱动电机,所述主体的两侧设有操作机构,所述驱动电机竖直向下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有钻头;
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两个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包括缓冲压板、固定压板和连接套,所述缓冲压板和固定压板均水平固定在主体的一侧,所述缓冲压板位于固定压板的上方,所述缓冲压板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缓冲压板上的滑块与主体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滑块匹配,所述缓冲压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套与固定压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压板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的一侧;
所述缓冲压板和固定压板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导向管、缓冲弹簧和两个玻璃珠,所述导向管竖直设置,所述导向管的两端均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槽口的数量与玻璃珠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导向管的槽口处均设有对应的玻璃珠,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导向管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玻璃珠连接,两个所述玻璃珠分别与缓冲压板和固定压板连接,所述缓冲压板和固定压板相对应的一侧均设有与玻璃珠匹配的凹槽;
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中央控制装置、蓝牙和压力检测模块,所述蓝牙和压力检测模块均与中央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装置为PLC。
具体地,电容式触摸屏的灵敏度高,从而能够提高设备的可操作性,所述操控界面为电容式触摸屏。
具体地,为了提高状态指示的多样化,所述状态指示灯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
具体地,为了提高设备的钻探能力,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流电机。
具体地,所述驱动电机、操控界面和状态指示灯均与中央控制装置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缓冲弹簧处于正常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爱上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爱上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9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