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8749.X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6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雷莫言;王恢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EDF(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H02S4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100005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工质 存储件 发电工质 储存件 联合发电系统 辅助电加热 发电单元 光热 光伏 聚光 单元提供电源 光伏发电单元 整体发电效率 光热集热器 存储单元 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 换热单元 加热单元 温度阶段 热处理 电加热 热损 加热 存储 发电 申请 | ||
1.一种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热工质存储单元,包括第一储存件、第二存储件以及第三存储件;所述第一储存件、所述第二存储件以及所述第三存储件分别用于存储不同温度阶段的吸热工质并且输送到换热单元中;
聚光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储存件和所述第二存储件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储存件中的吸热工质通过聚光加热后输送到所述第二存储件中;
辅助电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存储件和所述第三存储件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二存储件中的吸热工质通过电加热后输送到所述第三存储件中;
光伏发电单元,与所述辅助电加热单元连接,用于进行光伏发电并且为所述辅助电加热单元提供电源;
换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存储件与发电单元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三存储件中的吸热工质与发电单元中的发电工质进行换热处理,并且将换热后的吸热工质输送到第一储存件中,将换热后的发电工质输送到发电单元中;
发电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换热单元输出的发电工质进行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加热单元包括定日镜场和光热集热器;所述定日镜场中设置有多个定日镜,且通过所述定日镜将太阳光线聚集到光热集热器中,所述光热集热器用于对吸热工质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加热单元包括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以光伏发电单元为电源并且对所述第二存储件中的吸热工质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包括多个太阳能发电板组成的光伏发电装置和交流逆变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用于通过太阳能发电板进行光伏发电并通过所述交流逆变装置向辅助电加热单元输入交流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将吸热工质中的热能转换到发电工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单元包括透平、发电机以及冷源;所述透平用于将发电工质中的能量通过转化输入到所述发电机中进行发电;所述冷源用于实现设备的散热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质加压输送装置,用于对吸热工质以及发电工质进行加压输送;
节能用工质余热装置,用于与换热后的吸热工质连接并且吸收利用所述吸热工质的余热,或者与发电后的发电工质连接并且吸收利用所述发电工质的余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工质为可传输的流体介质,所述吸热工质为在不低于400摄氏度条件下具有稳定化学特性的混合物或单一流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储件中的吸热工质温度范围控制为550度~600度;所述第三存储件中的吸热工质温度范围控制为650度~700度。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系统的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第一存储件中的吸热工质通过聚光加热单元加热到预设温度后输送到第二存储件中;
将所述第二存储件中的吸热工质通过辅助电加热单元加热预设温度后输送到第三存储件中;其中,所述辅助电加热单元的电源为光伏发电单元;
将所述第三存储件中的吸热工质输送到换热单元中与发电工质进行换热,并且将换热后的吸热工质输送到所述第一存储件中,将换热后的发电工质输送到发电单元中;
发电单元通过发电工质进行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DF(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EDF(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87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