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7886.1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4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桂小刚;杜春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主动 格栅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装置,包括格栅本体、叶片组件、支撑杆组件和电机组件,其中,叶片组件的两端连接于格栅本体,叶片组件的中部通过支撑杆组件连接于格栅本体的内部,电机组件固定于格栅本体并驱动连接叶片组件。本发明通过电机组件带动叶片组件的转动,可以根据整车的实际情况,例如发动机的油温、水温、转速及车速等,来精准控制叶片的开启角度,通过改变叶片的开启角度来改变发动机前舱的进风量,从而减少整车的内循环阻力,达到降低油耗,减少CO2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格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发展,对空气动力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主动进气格栅(AGS)不仅对温度控制有所帮助,还可以减小风阻,因此,对AGS等其他可转动零件的需求也逐渐的体现出来。
在现有技术中,AGS主要考虑散热方面的功能,使其能满足最恶劣工况下散热风量的需求。但是,在实际工况下,该设计不但造成热量损失,也会导致整车的空气阻力上升,从而造成油耗的上升,加大CO2的排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主动进气格栅装置,包括格栅本体、叶片组件、支撑杆组件和电机组件,其中,叶片组件的两端连接于格栅本体,叶片组件的中部通过支撑杆组件连接于格栅本体的内部,电机组件固定于格栅本体并驱动连接叶片组件。
格栅本体具有朝外伸出的具有贯通孔的耳部,支撑杆组件的两端分别卡入耳部的贯通孔内配合,支撑杆组件和叶片组件通过孔销匹配的方式进行连接。
叶片组件包括驱动叶片、从动叶片和联动杆,其中,驱动叶片与电机组件连接,从动叶片通过联动杆与驱动叶片连接。
驱动叶片和从动叶片分别在联动杆的两侧通过孔销匹配的方式与联动杆连接。
电机组件具有卡入格栅本体的卡槽内固定的电机,该电机与驱动叶片通过齿轮结构连接。
电机组件包括与格栅本体连接固定的电机外罩,电机外罩与格栅本体共同限定容置电机和联动杆的空腔。
电机外罩提供半圆,格栅本体提供半圆,两个半圆组成第一轴孔,驱动叶片的旋转轴的一端容置于该第一轴孔内配合。
驱动叶片的旋转轴的另一端容置于格栅本体的第二轴孔内配合。
旋转轴的两端的外表面为凸曲面。
驱动叶片具有带弱化孔的定位筋,格栅本体具有带弱化槽的限位边,该定位筋和限位边配合。
本发明通过电机组件带动叶片组件的转动,可以根据整车的实际情况,例如发动机的油温、水温、转速及车速等,来精准控制叶片的开启角度,通过改变叶片的开启角度来改变发动机前舱的进风量,从而减少整车的内循环阻力,达到降低油耗,减少CO2的排放。总之,根据本发明的汽车主动进气格栅装置能够改善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提高冷却模块的效率,改善声学性能,满足法规对车辆的排放CO2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汽车主动进气格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图1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4是沿着图3的线B-B的剖面图;
图5是图2的区域C的放大图;
图6示出了驱动和从动叶片与联动杆的连接;
图7是沿着图6的线D-D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