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吸收圆二色性的单层三折孔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7398.0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5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月;冯晓钰;王菲;赵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C23C14/30;C23C14/18;C23C14/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赵双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圆二色性 单层 三折孔 纳米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强吸收圆二色性的单层三折孔纳米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单层三折孔纳米薄膜由多个相同的纳米单元(1)上下、左右组合构成,且呈单层手性结构;
所述纳米单元(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纳米单元(1)上开设有三折孔(2);
所述三折孔(2)具有手性特征,且所述三折孔(2)的长度方向与正方形的边长平行;
所述纳米单元(1)沿Px、Py方向的边长均为620nm,Px为纳米单元的长,Py为纳米单元的宽,所述纳米单元(1)的高度t为60nm~100nm;
所述三折孔(2)由一矩形孔(25)、第一三角形孔(21)、第二三角形孔(22)、第三三角形孔(23)和第四三角形孔(24)组成;
所述第一三角形孔(21)与第二三角形孔(22)大小相同,所述第三三角形孔(23)与第四三角形孔(24)大小相同;
所述第三三角形孔(23)和第四三角形孔(24)的底边分别与矩形孔(25)的两个宽边相切,且所述第三三角形孔(23)和第四三角形孔(24)的底边与矩形孔(25)的宽边相等;
所述第一三角形孔(21)和第二三角形孔(22)的底边分别与矩形孔(25)的两个长边相切,且第一三角形孔(21)与第三三角形孔(23)相邻,第二三角形孔(22)与第四三角形孔(24)相邻;
所述矩形孔(25)的长边方向与Px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0°~180°,所述矩形孔(25)的长度l为520nm,宽度w为200nm;
所述第一三角形孔(21)和第二三角形孔(22)的底边d1、d2均为150nm,孔高h1、h2均为100nm;
所述第三三角形孔(23)和第四三角形孔(24)的底边d3、d4均为200nm,孔高h3和h4均为75nm。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单层三折孔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甩胶后烘:用甩胶机在基底上甩电子束负胶SU-8后,放置在热板上烘烤;
步骤二、曝光:对步骤一烘烤后的基底,用图形发生器设计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层三折孔纳米薄膜图形,并用电子显微镜曝光图形,得到曝光后的基底;
步骤三、显定影后烘:室温条件下,将步骤二曝光后的基底先放入显影液中浸泡显影,再放入定影液中浸泡,最后放置在热板上烘烤;
步骤四、真空镀膜:将步骤三烘烤后的基底放入电子束真空蒸发镀膜机中,先抽真空,再依次蒸镀钛和金,最后冷却10min~20min后取出;
步骤五、溶胶后吹干:先将步骤四镀膜后的基底置于去胶液中,直至电子束负胶SU-8完全溶解,最后进行吹干,得到单层三折孔纳米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基底清洗步骤;
所述基底清洗步骤为:将基底放入洗涤液中清洗,再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酒精、去离子水超声清洗,最后吹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ITO玻璃,所述ITO玻璃的透射率大于8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甩电子束负胶SU-8的厚度为200n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蒸镀钛的厚度为10nm,蒸镀金的厚度为8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3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