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砌体智能设计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7071.3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建;苏章;赵恩堂;朱紫汉;庞海枫;李剑;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9/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砌块 智能设计 砌体 建筑墙体 自动排版 洞口 施工 参数信息 构造措施 基于位置 接收用户 三维模型 施工图纸 数据采用 数控切割 预设算法 工程量 明细表 砌体墙 抹灰 导出 量表 墙体 传递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砌体智能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建筑墙体的三维模型,并接收用户设定的建筑墙体构造措施的参数和自动排版的参数信息;根据预设算法,在模型中相应墙体上布置措施构件、生成洞口以及砌块自动排版;根据布置有措施构件、洞口以及砌块的模型,生成砌体墙工程量表、抹灰量表、基于位置的各构件明细表以及施工图纸。本发明提出的基于BIM的砌体智能设计方法,利用BIM信息的传递,工厂利用BIM数据采用数控切割设备进行加工,方便砌块施工的同时,也减少了砌块的损耗,同时用导出的图表指导施工,提高了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砌体智能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砌体结构作为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在住宅建筑中仍比较普遍应用。就目前整个建筑市场的砌体施工工艺来看,砌块的加工方式都是将砌块运输至砌筑部位,工人根据图纸尺寸,边砌筑边加工。
但是,这种传统施工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现场工人切割随意,乱切乱砍造成废料较多,粉尘量非常大,也造成资源浪费,施工现场非常凌乱,影响文明施工。
(2)砌体质量灰缝不均匀,门窗洞口、过梁设置不满足施工和规范要求。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没有深化设计指导现场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砌体智能设计方法及其装置,旨在方便进行砌体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砌体智能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建筑墙体的三维模型,并接收用户设定的建筑墙体构造措施的参数和自动排版的参数信息;
根据预设算法,在模型中相应墙体上布置措施构件、生成洞口以及砌块自动排版;
根据布置有措施构件、洞口以及砌块的模型,生成砌体墙工程量表、抹灰量表、基于位置的各构件明细表以及施工图纸。
优选地,所述根据预设算法,在模型中相应墙体上布置措施构件、生成洞口以及砌块自动排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墙体所在楼层、定位轴线对砌体墙进行编码,并生成定位信息二维码以对砌体进行编号。
优选地,所述根据墙体所在楼层、定位轴线对砌体墙进行编码,并生成定位信息二维码以对砌体进行编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各砌块上的定位信息二维码,并将其在对建筑墙体的三维模型进行标识以进行全程的砌块信息跟踪。
优选地,在模型中相应墙体上布置措施构件、生成洞口以及砌块自动排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调整信息后,根据调整信息对措施构件、洞口以及砌体的排版进行更改,并更新三维模型。
优选地,定位信息二维码包括砌块类别、尺寸、定位及墙体编号、制造厂商和砌块数量。
优选地,所述构造措施包括:构造柱、圈梁、过梁、窗台压顶以及门窗洞口固定块;洞口包括门洞和窗洞;自动排版包括:砌块种类、底部导墙、水平灰缝、垂直灰缝;
所述施工图纸包括砌体墙的深化设计图纸,砌体墙的深化设计图纸包括二维深化设计图、三维效果图、质量验收标准、砌体明细表以及墙体定位信息。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BIM的砌体智能设计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墙体的三维模型,并接收用户设定的建筑墙体构造措施的参数和自动排版的参数信息;
排版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算法,在模型中相应墙体上布置措施构件、生成洞口以及砌块自动排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