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发热功能的电穿孔装置及其穿孔发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5867.5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8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辛集军;赵立群;刘仕华;方自然;黄万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可思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信号 短脉冲波 电池组件 矩形波产生电路 产生电路 电穿孔装置 交流矩形波 发热功能 升压处理 穿孔 发热 电穿孔技术 电子设备 加热功能 美容仪器 电穿孔 缓解 | ||
1.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件,短脉冲波产生电路和矩形波产生电路,其中,所述短脉冲波产生电路和所述矩形波产生电路均与所述电池组件相连接;
所述短脉冲波产生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两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第一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处理之后得到短脉冲波,其中,所述短脉冲波具备电穿孔功能,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值;
所述矩形波产生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两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第二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进行处理之后得到交流矩形波,其中,所述交流矩形波具备加热功能,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二电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脉冲波产生电路包括:第一升压电路,第一控制开关和用于输出PWM信号的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升压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开关相连接;
所述第一升压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两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输出PWM信号,所述PWM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用于在所述PWM信号的控制下交替开启和关闭,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出为所述短脉冲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波产生电路包括:第二升压电路,第二控制开关,数字电位器、变压器和用于输出PWM信号的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升压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器均与所述数字电位器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相连接;
所述第二升压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两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二电压信号;
所述数字电位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器调节所述第二升压电路的反馈电阻,以调节所述第二升压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二电压值的电压值;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输出PWM信号,所述PWM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用于在所述PWM信号的控制下交替开启和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出为目标矩形波;
所述变压器用于对所述目标矩形波进行变换,得到所述交流矩形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压电路为:DC-DC升压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为: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电池组件中包括至少一个锂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穿孔装置还包括:信号混合装置,所述信号混合装置用于对所述短脉冲波和所述交流矩形波进行混合,得到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目标信号具备电穿孔和加热的功能。
8.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电穿孔装置的穿孔发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池组件两端的电压;
对所述电池组件两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第一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处理之后得到短脉冲波,其中,所述短脉冲波具备电穿孔功能,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值;以及
对所述电池组件两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第二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进行处理之后得到交流矩形波,其中,所述交流矩形波具备加热功能,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二电压值;
将所述短脉冲波和所述交流矩形波进行混合,得到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目标信号具备电穿孔和加热的功能。
9.一种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发热功能的电穿孔装置,还包括外壳;
所述具有发热功能的电穿孔装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用于保护所述具有发热功能的电穿孔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通过超声波焊接设备焊接得到的塑料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可思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可思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58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刺激电疗法
- 下一篇:光栅红光弱视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