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位寄存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扫描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5613.3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8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玥;朱仁远;向东旭;高娅娜;周星耀;黄高军;徐艺琳;蔡中兰;朱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66 | 分类号: | G09G3/3266;G11C1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 寄存 单元 及其 驱动 方法 扫描 电路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扫描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移位寄存单元中,第一节点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节点的电平,控制第一节点的电平,第二节点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低电平信号、高电平信号和第一节点的电平,控制第二节点的电平,第二节点控制模块包括的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输入信号端,第一端电连接低电平信号端,第二端电连接第二节点,输出控制模块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平、第二节点的电平、第二时钟信号和高电平信号,提供扫描信号至扫描信号输出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额外设置常开晶体管的同时,保护第一晶体管,防止第一晶体管击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扫描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平面显示器技术的蓬勃发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Display,简称OLED)由于其具有自发光、高亮度、广视角、快速反应等优良特性,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驱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有机发光器件发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扫描驱动电路,在OLED面板的设计制造中,如何设计出结构简单且运行稳定的扫描驱动电路,是提高面板可靠性和生产良率不可忽略的因素,也是业内当前所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扫描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可以在不额外设置常开晶体管的同时,保护第一晶体管,防止第一晶体管击穿。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包括:
第一节点控制模块,电连接输入信号端、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二时钟信号端、第一信号端和第二节点,用于根据输入信号、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节点的电平,控制第一节点的电平;
第二节点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端、低电平信号端、所述高电平信号端和所述第一节点,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信号、低电平信号、高电平信号和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平,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平,其中,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端,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低电平信号端,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
输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所述高电平信号端、扫描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平、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平、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和所述高电平信号,提供扫描信号至所述扫描信号输出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扫描驱动电路,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级联的多级移位寄存单元,每级所述移位寄存单元为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中,
各奇数级移位寄存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端、以及各偶数级移位寄存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端均电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线;
各奇数级移位寄存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端、以及各偶数级移位寄存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端均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扫描驱动电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单元的驱动方法,适用于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驱动方法包括:
第一阶段,所述输入信号端提供的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所述第一信号端提供的第一信号为高电平,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提供高电平至所述第一节点,且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中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提供低电平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输出控制模块提供高电平的扫描信号至所述扫描信号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5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