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除式红外计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5135.6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6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光珍;蔡廷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M1/272 | 分类号: | G06M1/2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温度感应器 红外计数装置 红外探头 探测 数据输出端 出勤 蜂群 预定温度区间 出入通道 反向移动 红外位移 密集排列 温度参数 运算单元 非连续 和运算 间隔法 与运算 比对 蜂箱 蜜蜂 体温 统计 | ||
一种排除式红外计数装置,包括红外探头、红外温度感应器和运算单元。红外探头固定在出入通道上方,红外温度感应器固定在通道下方,红外探头的数据输出端、红外温度感应器的数据输出端均与运算单元相连。当且仅当红外温度感应器的探测值落入与预定温度区间内时,运算单元才对探测到的对象进行计数。本发明的排除式红外计数装置以正、反向移动对象自身的温度参数进行排除,克服了现有的红外位移间隔法无法对密集排列的非连续对象进行排除探测计数的缺陷。一种用于统计蜂群出勤数的排除式红外计数装置,通过比对出入蜂箱的蜜蜂的体温进行探测排除,实现了对蜂群出勤数的精确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探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排除式红外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线计数器在统计非连续对象流量的研究中应用广泛,但现有的红外线计数器多不能区分对象的流动方向。只要有对象通过红外线探测区域就会触发计数器进行计数,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获取某种对象的单向流量进行研究,这样就需要将逆向移动对象排除。中国发明专利CN201210174190和CN201510354813分别公开了一种对对象进行单向计数的红外线计数装置,其原理都是使用间隔法对逆向移动的对象进行排除,即将两个红外线计数器近距离放置,以对象触发两红外线计数器的时差来区分正向移动的对象和逆向移动的对象。但这种排除方法仅适用于各探测对象之家间距较大的情形,如果正向移动和逆向移动的探测对象之间的距离过小时,前后两个红外探头被同时触发,就无法实现对非探测对象的有效排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除式红外计数装置;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除式蜂群出勤红外计数装置。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排除式红外计数装置,包括预定的封闭空间、出入通道、红外探头、红外温度感应器和运算单元。红外计数器的探头固定在出入通道上方,红外温度感应器固定在出入通道下方,红外探头的数据输出端、红外温度感应器的数据输出端均与运算单元相连,当且仅当红外温度感应器的探测值落入与预定温度区间内时,运算单元对探测到的对象进行计数。
一种用于统计蜂群出勤数的排除式红外计数装置,包括蜂箱、反射式红外探头、红外温度感应器和运算单元。蜂箱前壁底部与蜂箱底板上表面相贴处开设有3-6个出入孔。多个反射式红外探头分别固定在蜂箱前壁上,各反射式红外探头的下底面与各出入孔的上部相贴;多个红外温度感应器固定在蜂箱底板上,红外温度感应器的上端与出入孔的底部相贴;反射式红外探头与红外温度感应器前后错开布置。各反射式红外探头数据输出端、各红外温度感应器的数据输出端均与运算单元相连,当且仅当通过出入孔的对象的体温在预定温度区间内时,运算单元对探测到的对象进行计数。
进一步的,预定温度区间为33-37℃。
进一步的,出入孔的个数为3个。
进一步的,出入孔的个数为6个。
进一步的,6个出入孔排成一排。
进一步的,出入孔的直径为4-6mm。
进一步的,出入孔的直径均为4.2mm或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排除式红外计数装置以正、反向移动对象自身的温度参数进行单向排除计数,克服了现有的红外位移间隔法无法对密集排列的非连续对象进行排除计数的缺陷;
本发明的排除式红外计数装置通过出入孔上方的红外计数装置进行探测计数,并通过出入孔下方的红外温度感应器探测的温度参数为依据进行运算排除,可对密集排列的非连续移动对象进行精确的单向计数;
蜂箱内终年恒温36.5℃,这样就导致了出入蜂箱的蜜蜂体温存在差异,本发明的用于统计蜂群出勤数的排除式红外计数装置通过比对出入蜂箱的蜜蜂的体温进行探测,实现了对归巢采集蜂的排出,实现了对蜂群出勤数的精确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5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