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的通用小信号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2056.X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7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西田;刘时雨;解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系统 同步 振荡 分析 通用 信号 建模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的小信号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目标电力系统的元件进行分解,得到需要建模的元件;
步骤2、对需要建模的元件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每个元件的状态空间模型;
步骤3、对电力系统元件模型进行分类,得到两类模型;
步骤4、根据模型的连接关系,参照两类模型间的联立方法将元件模型联立为完整系统模型;
所述步骤4中,由于所有元件均存在电压电流的输入输出接口,各个元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通过串联和并联两种基础连接方式联立,其中,两类模型间的联立方法具体如下:
电压输入电流输出元件和电流输入电压输出元件两种元件间的串联连接:由于串联点处的输入输出量同为电压或电流,则两种元件间直接串联;
多个电压输入电流输出元件的并联连接:其输入电压相同,输出电流可以直接相加,则多个电压输入电流输出元件直接并联;
两个电压输入电流输出元件串联:其串联点处的电流输出与电压输入连接量不符,需在串联点处先增加一个电流-电压接口模型,再将两者联立起来;
两个电流输入电压输出元件串联:其串联点处的电压输出与电流输入连接量不符,需在串联点处先增加一个电压-电流接口模型,再将两者联立起来;
电流输入电压输出元件与两种元件的并联连接:在每个电流输入电压输出元件前串联一个电压-电流接口模型,在每个电流输入电压输出元件后串联一个电压-电流接口模型后,再将串联后的模型进行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的小信号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电力系统的元件按照一次系统进行分解,分解后的电力系统的元件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母线、输电线路、电力电缆、电抗器、变流器、无穷大系统母线,不同的风电机组或火电机组根据实际系统研究需求分为不同的风电机群和火电机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的小信号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各元件的模型需要经过小信号偏差化处理,并整理为状态空间模型,所有模型均需要标幺化处理,且电压电流的dq轴坐标系均以电网电压定向,即:
其中,Ux和Uy分别为电网电压的dq轴分量;
如果部分模型使用不同的dq坐标系,需要在这些模型输入输出接口处接入坐标变换接口,坐标变换关系如下:
Δud=(-sinθ0vx0-cosθ0vy0)Δθ+cosθ0Δvx-sinθ0Δvy
Δuq=(cosθ0vx0-sinθ0vy0)Δθ+sinθ0Δvx+cosθ0Δvy
Δix=(-sinθ0id0+cosθ0iq0)Δθ+cosθ0Δid+sinθ0Δiq
Δiy=(-cosθ0id0-sinθ0iq0)Δθ-sinθ0Δid+cosθ0Δiq
其中,θ为该模型使用的dq坐标系d轴超前于电网坐标系d轴的角度,ud、uq、vx、vy分别为电压向量在该模型使用的dq坐标轴和电网坐标轴上的投影;id、iq、ix、iy分别为电压向量在该模型使用的dq坐标轴和电网坐标轴上的投影;零下标表示该量在小信号偏差化运行点处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205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