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燥器的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1322.7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9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朱连勋;李秀伟;魏弢;魏铁锋;白天相;赵玉龙;王焱鹏;张涛;门亚男;周勇;李德龙;王雁鹏;张晏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董文倩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器 切换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处理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燥器的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乙烯装置中设置的任意一类干燥器的运行数据,其中,每类干燥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依据上述运行数据,确定对应的上述干燥器的控制程序;依据上述控制程序控制上述干燥器切换工作模式,其中,上述工作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生产模式、再生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乙烯装置中的干燥器的切换/再生操作无法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燥器的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石化公司中的乙烯装置需要设置干燥器进行分离水分,其中,由于干燥器干燥后含水,需要两台干燥器定期进行切换/再生操作。由于干燥器的切换/再生控制无法投用原始设计的控制程序,只能通过操作人员手动进行相关切换、再生操作,但由于需要动作的阀门较多,同时操作中为了保证自身和其他系统的稳定,许多阀门的动作都要经过多次分步调节才能完成,不仅操作过程非常繁琐、没有规律可言,且无法对每步操作进行有效的提示。上述问题不仅极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错误和遗漏,增加乙烯装置运行风险,同时在干燥器切换、再生过程中,容易出现床层吹翻、物料互串等事故,影响乙烯装置的平稳运行。
为了克服上述不利因素,乙烯车间对各干燥器切换/再生顺控程序进行改造,目的是使干燥器切换/再生过程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减少干燥器切换/再生过程对乙烯装置平稳运行的影响,避免在切换过程中出现干燥器翻床、床层击穿、出口水含量超标、燃料气管网波动等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燥器的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乙烯装置中的干燥器的切换/再生操作无法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干燥器的切换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乙烯装置中设置的任意一类干燥器的运行数据,其中,每类干燥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依据上述运行数据,确定对应的上述干燥器的控制程序;依据上述控制程序控制上述干燥器切换工作模式,其中,上述工作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生产模式、再生模式。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意一类干燥器包括两个干燥器的情况下,依据上述控制程序控制上述干燥器切换工作模式包括:依据上述控制程序控制上述两个干燥器中的第一干燥器切换至上述再生模式,其中,上述第一干燥器为当前处于生产模式的干燥器;以及依据上述控制程序控制上述两个干燥器中的第二干燥器切换至上述生产模式,其中,上述第二干燥器为当前处于再生模式的干燥器。
进一步地,在依据上述控制程序控制上述两个干燥器中的第一干燥器切换至上述再生模式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依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气体对应的置换上述第一干燥器内部的第二气体,其中,上述第一气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裂解气、液烃气、氢气;上述第二气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残余裂解气、残余液烃气、残余氢气;顺序向上述第一干燥器的内部通入第三气体和第四气体,其中,上述第三气体为热再生气,上述第四气体为冷再生气。
进一步地,在依据上述控制程序控制上述干燥器切换工作模式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判断上述干燥器的当前工作状态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在上述当前工作状态满足上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依据上述控制程序控制上述干燥器切换工作模式;在上述当前工作状态未满足上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其中,上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目标对象对上述当前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以使得上述当前工作状态满足上述预定条件。
进一步地,在依据上述运行数据,确定对应的上述干燥器的控制程序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依据上述运行数据对上述控制程序进行修正处理,其中,上述修正处理至少包括:在上述干燥器的再生充压过程中,重新设定上述控制程序中充压阀门的开启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13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