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降低油墨耗费的印刷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0194.4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胡佐林;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鼎盛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30 | 分类号: | B41M1/30;B41M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蒙捷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油墨 耗费 印刷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降低油墨耗费的印刷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2)预热;(3)上墨;(4)印刷;(5)干燥。本发明通过在上墨辊中设置内腔储存油墨,利用外层和内层上通孔的连通状态,同时借助上墨辊转动产生离心力,使油墨自动从内腔流到上墨刷上,再由上墨刷给版辊上墨,达到均匀上墨的效果,同时无需设置现有技术中的墨斗,降低了油墨的耗费,从而降低了投入成本;此外,由于油墨储存在内腔中,大大降低了油墨的挥发,改善了印刷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能降低油墨耗费的印刷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油墨印刷,是印刷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印刷方式。印刷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制不同颜色的油墨,印刷时将配制好的油墨上到印版上进行印刷。传统的印刷工艺通常是采用平板式印刷,即由人工手动将配制好的油墨涂抹到印版上,再将待印刷的薄膜平铺在印版上,然后驱动与印版相对应的压板对印版进行压制,即可完成印刷;此类印刷工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辊式印刷工艺,该工艺中需使用到对辊,对辊通常包括压辊以及与压辊相抵的版辊,将待印刷的薄膜放置在压辊与版辊之间,印刷的过程中,压辊与版辊将进行转动,一方面在转动的过程中完成印刷,另一方面起到传输的作用。现有的辊式印刷工艺中多采用以墨斗的方式进行上墨,如图1所示,将版辊2的下部浸在墨斗4中的油墨6里,通过版辊2的转动使版辊2沾上油墨6,通过压辊1与版辊2之间的辊压即可在薄膜5上完成印刷;印刷工艺中为了避免版辊2上沾的油墨6过多,通常会在墨斗3上设置刮板4,刮去版辊2上多余的油墨6,以达到更好的印刷效果。
上述现有的辊式印刷工艺虽解决了传统印刷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但现有的辊式印刷工艺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印刷过程中采用墨斗4进行上墨,为了使版辊2能够浸在油墨6中,需要使用比实际印刷所需油墨量更多的油墨6,导致投入成本增加;此外,从图1中不难发现墨斗4需要敞口,供版辊2正常转动进行上墨、印刷,而油墨6中通常含有有机成分,敞口时容易导致油墨6中有机成分挥发,造成空气污染,导致印刷环境恶劣,损坏操作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油墨耗费的印刷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现有印刷工艺中油墨耗费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降低油墨耗费的印刷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选取薄膜作为承印物,并将薄膜放置在压辊和版辊之间;
(2)预热:启动加热丝加热,通过风箱将气体引入到压辊中的空腔内,气体再携带加热丝的热量从气孔流出,并吹向薄膜,对薄膜进行加热,使薄膜达到预热温度;
(3)上墨:将限位块转出限位槽,再转动外层,使外层上的通孔与内层上的通孔连通,再将限位块转入到下一限位槽内,将内层和外层固定,然后启动上墨辊转动,内腔中的油墨将流到上墨刷上,由上墨刷给版辊上墨,使版辊上的油墨分布均匀;
(4)印刷:通过版辊和压辊转动对步骤(2)中的薄膜进行印刷;
(5)干燥:对步骤(4)中印刷完成的薄膜进行干燥处理,使薄膜上的油墨干燥、定型。
本发明的原理:(1)选取:选取薄膜作为承印物,并将所选薄膜放置在压辊和版辊之间,使压辊和版辊相抵时夹住薄膜,便于印刷和传输。
(2)预热:启动加热丝加热,通过风箱将气体引入到压辊中的空腔内,气体再携带加热丝的热量从气孔流出,并吹向薄膜,对薄膜进行加热,使薄膜达到预热温度,从而使薄膜在印刷时能够更好地吸收油墨,快速成色,提高印刷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鼎盛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鼎盛印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0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