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压力容器筒体校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0180.2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0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裴泽民;赵兴华;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泽民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B21D1/06;B21D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圆 立式压力容器 内固定部件 液压伸缩杆 调整装置 筒体固定 筒体内部 行走装置 筒体 压头 底座 压力容器筒体 液压升降装置 后调整装置 外固定部件 电机带动 升降装置 竖直放置 筒体内壁 校圆装置 校准设备 上支架 筒体壁 旋转轴 伸长 抵住 向内 收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压力容器筒体校圆装置,属于校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需要校圆的压力容器筒体竖直放置在底座上,内固定部件通过行走装置向两侧运动,将筒体撑住,外固定部件通过行走装置向内运动与内固定部件一同作用将筒体固定在底座上,筒体固定后调整装置两侧的液压伸缩杆收缩,液压升降装置带动上支架下降,将调整装置输送到筒体内部,液压伸缩杆伸长,使压头抵住筒体内壁,电机带动旋转轴使调整装置在筒体内部旋转,压头对筒体壁进行校圆,校圆过程中升降装置不断下降,使整个筒体从内部得到校圆。相比于现有的校圆装置,本发明的校圆效果更好,能够提高筒体校圆的精确度,并且校圆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压力容器筒体校圆装置,属于校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在容器制造业中,大直径筒体的应用愈加广泛。然而压力容器在加工成型和焊接组装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缺陷进而影响容器的质量和性能,这些缺陷主要是筒体表面形状不符合要求,一般包括表面的凹凸不平、筒体的截面不圆、焊缝的错边以及接缝角变形即产生棱角等缺陷。筒体的截面不圆指的是筒体在同一截面上存在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之差,而在筒体制造过程中下料、卷制等工序以及筒体的自重都容易使单个筒节产生一定的椭圆度,筒体的截面不圆同样也会造成局部环缝错边,从而影响筒节组焊质量。因此在筒体制造和组对过程中严格控制筒体的不圆度对于提高压力容器筒体组对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用于改善筒体椭圆度的方法基本上是人工使用卡兰或者角铁等夹具或者由加工师傅自己判断并在适当情况下使用钢管支撑等方法进行粗略调节,手法落后且精度很差,且成品质量随着加工师傅的能力强弱而参差不一,调节效率很低而且浪费人力。因此在装备制造业中,组装过程的机械化十分重要。据有关资料介绍,机械组装和手工器具组装相比,不仅仅能极大地改善劳动条件,并且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50%以上。所以,研究制造一套高效率高质量的带有校圆装置的筒体组对焊接工作站在经济性和实用性方面来看都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早就开始关注筒体校圆的问题,初步分析国内学者对于钢管或者筒体的校圆方法的研究,可将其分为以下四个大类:滚压校圆类、支撑杆件类、螺栓、丝杆类和机械力驱动类。
国外在筒体组队焊接装置的研究方面起步比中国早,尤其是英国、德国等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国家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在筒体组装机械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并且应用于实践生产中。这些组装机械中的大部分都可以在组装的同时进行筒体椭圆度的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装置校圆效率低下、精度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压力容器筒体校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压力容器筒体校圆装置,包括上支架和主支架,所述的上支架与主支架之间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上支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下方连接旋转轴,旋转轴连接调整装置,调整装置两侧连接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连接压头,所述的主支架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内固定部件和外固定部件,内外固定部件底部都设置有行走装置。
一种立式压力容器筒体校圆装置的应用方法是:将需要校圆的压力容器筒体竖直放置在底座上,内固定部件通过行走装置向两侧运动,将筒体撑住,外固定部件通过行走装置向内运动与内固定部件一同作用将筒体固定在底座上,筒体固定后调整装置两侧的液压伸缩杆收缩,液压升降装置带动上支架下降,将调整装置输送到筒体内部,液压伸缩杆伸长,使压头抵住筒体内壁,电机带动旋转轴使调整装置在筒体内部旋转,压头对筒体壁进行校圆,校圆过程中升降装置不断下降,使整个筒体从内部得到校圆。
所述的压头贴近筒体内壁的一侧呈弧形。
所述的内固定部件和外固定部件各设置有四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泽民,未经裴泽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0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胶铁后变形整形治具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板放置整平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