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抛光系统及其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7375.1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6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沈秀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通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27/00;B24B9/04;B24B47/12;B24B41/02;B24B47/04;B24B55/06;C25F3/16;B23H5/08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顾赛喜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抛光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表面抛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设备,所述抛光设备包括传动机构、侧抛光机构以及内抛光机构,所述侧抛光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内抛光机构中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定位丝杆、定位架以及传动圆盘,所述定位架连接所述定位丝杆和所述传动圆盘,所述定位架随着所述定位丝杆的转动而上下移动,所述传动圆盘的外边缘连接罐体的支撑腿,使得罐体随着所述传动圆盘的转动而旋转,所述侧抛光机构设有两对侧抛光轮,所述侧抛光轮可调节地贴合于罐体的外壁,得以对罐体的外侧进行抛光,所述内抛光机构设有一内抛光轮,所述内抛光轮可伸展调节地向罐体内壁延伸,其中,所述侧抛光机构包括移动轨道、移动基座以及一对侧抛光构件,所述移动基座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移动轨道上,所述侧抛光构件分别设置于罐体的两侧,所述侧抛光机构安装于所述移动基座上,其中,各个所述侧抛光构件包括一对所述侧抛光轮、调节架以及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安装于所述移动基座上,所述调节架连接所述侧抛光轮和所述调节座,所述调节架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座的两侧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调节杆可调节地贯穿所述调节架和所述调节座上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架的底部弹性地安装于所述调节座,其中,所述调节孔在所述调节座上由高到低倾斜向外排列,当所述调节杆放置于高位的所述调节孔时,两对所述侧抛光轮之间的距离变小,当所述调节杆设置于低位的所述调节孔时,两对所述侧抛光轮之间的距离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抛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包括定位部以及传动部,所述定位部可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丝杆,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定位部和所述传动圆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抛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传动构件,所述传动构件安装于所述传动部内,所述传动构件包括传动电机、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于所述传动圆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抛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圆盘包括外圆盘以及内圆盘,所述内圆盘同轴固接于所述外圆盘,所述外圆盘设有传动杆和限位槽,所述传动杆轴向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所述限位槽间隔地形成于所述外圆盘的外周缘,所述限位槽适配于罐体支撑腿的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抛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抛光机构进一步包括驱动构件以及伸展构件,所述内抛光轮连接于所述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和所述内抛光轮安装于所述伸展构件的一端,所述驱动构件得以控制所述内抛光轮的运转,所述伸展构件得以调节所述内抛光轮在罐体内的位置。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表面抛光系统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0机械抛光,通过抛光设备分别对罐体头部和筒部的内外壁同步进行抛光;
S200除油脱脂,对机械抛光后罐体进行清洗;
S300电解抛光,将罐体放入电解槽内,连接罐体作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作为阴极,二级同时设置在电解槽内,打开电源整流器开关,进行电解抛光,所述步骤S300包括步骤:
S310在所述电解槽中加入电解抛光液,用钛制加热棒加热至50~80℃,达到要求温度后停止加热;
S320将罐体吊装放入所述电解槽中,连接罐体作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作为阴极,二级同时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内;
S330打开电源整流器开关,将电压调至12V,工作电流控制在1500~3500A范围,抛光时间为20~50分钟;
S400浸泡洗,将电解抛光后的罐体浸泡于清水槽中,浸泡时间为10~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后烘干或晾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0包括步骤:
S110对内外焊缝进行打磨处理;
S120所述抛光设备从80目抛光盘、180目抛光盘、320目抛光盘、400目抛光盘依次进行抛光,达到电解前粗糙度Ra<0.7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钛制加热棒加热至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通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象山通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73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