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钢渣热能、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发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5682.6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顾明言;陈萍;陈金超;汪嘉伦;陈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7/32 | 分类号: | F01K7/32;F01K23/10;F02C6/18;F03D9/28;F01D15/10;F22B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韦超峰;吴雪健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钢渣 热能 燃气 临界 二氧化碳 联合 发电 方法 | ||
1.一种利用钢渣热能、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钢渣热能和燃气燃烧后的热能换热给S-CO2工质,S-CO2工质做工进行发电,发电后的CO2工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CO2工质进行预压缩布雷顿循环恢复超临界状态,具体步骤如下:
(1)一次加热,将钢渣的热量换热给回热后的S-CO2工质进行一次加热;
(2)二次加热,将燃气燃烧后的热量换热给S-CO2工质进行二次加热;
(3)发电,二次加热后的CO2工质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4)恢复状态,包括换热阶段和回热阶段,
换热阶段:发电后的CO2工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CO2工质预压缩后进行二次换热,二次换热后的CO2工质预冷降温,预冷后的CO2工质恢复超临界状态;
回热阶段:预冷降温后的CO2工质进行二次压缩,压缩CO2工质进行二次回热升温,完成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钢渣热能、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换热阶段具体为:发电后的CO2工质通过Ⅱ高温侧入口(472)进入高温回热器(470)换热降温,然后CO2工质从Ⅱ高温侧出口(471)流出进入预压缩机(430)进行预压缩,压缩后的CO2工质通过Ⅰ高温侧入口(461)进入低温回热器(460)内进行二次换热,二次换热后的CO2工质从Ⅰ高温侧出口(462)流出进入预冷器(450)进行预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钢渣热能、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回热阶段的具体为:预冷后的CO2工质进入主压缩机(440)内进行二次压缩,二次压缩后的CO2工质通过Ⅰ低温侧入口(463)进入低温回热器(460),在低温回热器(460)内进行一次回热,一次回热后的CO2工质从Ⅰ低温侧出口(464)流出通过Ⅱ低温侧入口(473)进入高温回热器(470),CO2工质在高温回热器(470)进行二次回热,二次回热后的CO2工质从Ⅱ低温侧出口(474)流出恢复超临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钢渣热能、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如下装置进行,包括风能采集单元(100)、燃气轮机发电单元(200)、钢渣热能回收单元(300)和循环发电单元(400),风能采集单元(100)与燃气轮机发电单元(200)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钢渣热能回收单元(300)和循环发电单元(400)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燃气轮机发电单元(200)和循环发电单元(400)通过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钢渣热能、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采集单元(100)包括风力机组(110)和空气压缩机(130),所述风力机组(110)和空气压缩机(130)通过变速传动装置(120)连接,该风能采集单元(100)用于将风能转化成动能进行空气压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钢渣热能、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轮机发电单元(200)包括燃烧器(210)、燃气透平(220)和燃气轮发电机(230),所述燃烧器(210)与空气压缩机(130)连通,所述燃气轮机发电单元(200)将空气压缩机(130)压缩的空气与燃料进行燃烧发电,并得到高温废气,所述燃气透平(220)的出口分别与燃气轮发电机(230)和第二换热器(48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56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