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升降式自动停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5228.0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6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连申;石宝存;石爱峰;顾鹏;刘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圆柱轴 夹紧座 支架 麦克纳姆轮 电机套 连接板 自动停车装置 刚性支承板 升降式 侧壁 夹紧固定 升降机构 导向槽 伸入 下端 匹配 制造 | ||
1.一种新型升降式自动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的支架是由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所组成,所述的第一支架(1-1)通过间距调节机构与第二支架(1-2)相连,
空心圆柱轴(5),所述的空心圆柱轴(5)设置有四根,所述的第一支架(1-1)两端的底部以及第二支架(1-2)两端的底部各连接有一根空心圆柱轴(5),
夹紧座(10),所述的四根空心圆柱轴(5)的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夹紧座(10),所述的夹紧座(10)与连接板(9)相连,所述的连接板(9)的一端伸入至空心圆柱轴(5)并与设置在空心圆柱轴(5)内的升降机构相连,所述的空心圆柱轴(5)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连接板(9)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槽(8),
刚性支承板(13),所述的刚性支承板(13)夹紧固定在四个夹紧座(10)之间,
电机套(6),所述的四根空心圆柱轴(5)的下端各连接有一个电机套(6),所述的电机套(6)的顶部设置有轴座,所述的空心圆柱轴(5)的下端连接在轴座内,
麦克纳姆轮(7),所述的麦克纳姆轮(7)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四个麦克纳姆轮(7)分别安装在四个电机套(6)上,所述的麦克纳姆轮(7)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的转动轴伸入至电机套(6)内并与安装在电机套(6)内的第二电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升降式自动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丝杠和活灵,所述的第一支架(1-1)两端的顶部以及第二支架(1-2)两端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电机安装座(4),所述的第一电机(3)可拆卸地连接在电机安装座(4)上,所述的丝杠活动连接在空心圆柱轴(5)内,所述的第一电机(3)穿过电机安装座(4)与丝杠相连,所述的连接板(9)通过活灵连接在丝杠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升降式自动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1-1)两端的滑块(12)、设置在第二支架(1-2)两端的连接座(11)、电动缸(16)和连接块(17),所述的连接座(11)上开设有凹槽(11-1),所述的凹槽(11-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滑块(12)相匹配的第二导向槽(11-2),所述的滑块(12)的一端伸入至凹槽(11-1)内并连接在第二导向槽(11-2)中,所述的电动缸(16)安装在连接座(11)的顶部,所述的连接块(17)设置在滑块(12)上并与电动缸(16)的出轴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升降式自动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1-1)内的顶部设置有两块第一限位板(18-1),所述的滑块(1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板(18-2),所述的第二限位板(18-2)位于两块第一限位板(18-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升降式自动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9)通过螺杆(14)与夹紧座(10)相连,所述的螺杆(14)依次穿过连接板(9)和夹紧座(10),所述的螺杆(14)与连接板(9)和夹紧座(10)活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板(9)的上方、连接板(9)与夹紧座(10)之间以及夹紧座(10)下方的螺杆(14)上各连接有一个限位螺母(1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升降式自动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座(10)的截面呈L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升降式自动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支承板(13)是由直板段(13-1)和设置在直板段(13-1)两侧的斜板段(13-2)所组成,所述的直板段(13-1)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柱(1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升降式自动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13-3)是由第一连接柱(13-3-1)、第二连接柱(13-3-2)和支撑底座(13-3-3)所组成,所述的第一连接柱(13-3-1)的上端连接在直板段(13-1)的底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柱(13-3-1)的下端连接在第二连接柱(13-3-2)的上端内,所述的支撑底座(13-3-3)设置在第二连接柱(13-3-2)的下端,所述的第一连接柱(13-3-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接螺纹,所述的第二连接柱(13-3-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柱(13-3-1)的下端通过外接螺纹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柱(13-3-2)的螺纹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52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