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移动终端上的人脸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5205.X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雅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德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21/32;G06Q20/4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科启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6 | 代理人: | 匡治兵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设 匹配度 虹膜 虹膜图像 人脸模板 人脸识别 人脸图像 三维模型 移动终端 解锁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执行 安全系数 多重匹配 解锁操作 匹配 应用 验证 | ||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移动终端上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当人脸图像与第一人脸模板的匹配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虹膜图像与第一虹膜模板的匹配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建立的三维模型与预设的三维模型匹配时,对所述移动终端执行解锁操作;若所述人脸图像与所述第二人脸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和/或所述虹膜图像与所述第二虹膜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确定通过支付验证。本发明需多重匹配识别确认方可解锁移动终端并进行支付,安全系数极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开发技术领域,具体说是应用于移动终端上的人脸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在人们的工作及生活中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保护移动终端中存储的隐私信息,人脸识别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移动终端体验要求不断提高,全面屏移动终端越来越受欢迎。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捕获人脸图像进行识别,然而,前置摄像头会影响全面屏移动终端的美观。可见,如何实现全面屏移动终端人脸识别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且,为了保证手机的安全性,目前的手机一般都采用生物识别(例如,指纹识别)进行屏幕解锁来提升安全性。然而,在指纹识别过程中,需要用户手指指纹面按压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过程,而这一操作过程在很多特殊情况(例如,手指油腻、手指湿润、手指脱皮等)下识别成功率较低;
并且,现有的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识别方式单一,解锁和支付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应用于移动终端上的人脸识别方法,提高生物识别的解锁和支付成功率,提高安全系数。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应用于移动终端上的人脸识别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幕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幕下方的多个超声波发射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锁屏待机状态下,根据生物图像采集指令采集人脸图像;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锁屏待机状态下,根据所述生物图像采集指令采集虹膜图像;
控制所述多个超声波发射器发出超声波,其中,同时发出的超声波的频率不同;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接收到的超声波反射信号,计算所述移动终端前的物体表面各点分别到所述多个超声波发射器的距离;
根据所述物体表面各点分别到所述多个超声波发射器的距离建立物体的三维模型;
判断所述建立的三维模型是否与预设的三维模型匹配;
若所述人脸图像与所述第一人脸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虹膜图像与所述第一虹膜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建立的三维模型与预设的三维模型匹配,对所述移动终端执行解锁操作;
验证所述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验证所述虹膜图像与第二虹膜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若所述人脸图像与所述第二人脸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和/或所述虹膜图像与所述第二虹膜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确定通过支付验证;
在所述确定通过支付验证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允许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免生物识别支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人脸模板包括人脸粗特征模板,
所述第一虹膜模板包括虹膜粗特征模板,所述第二人脸模板包括人脸细特征模板,所述第二虹膜模板包括虹膜细特征模板。
作为优选,所述根据生物图像采集指令采集人脸图像以及采集虹膜图像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预设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德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德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5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