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闭式零排放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3485.0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2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总会;孙承文;赵长臣;江小燕;刘志军;陶家发;赖迎迢;巩华;黄志斌;何有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普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C02F9/14;C02F101/16;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38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美白对虾 养殖 工厂化 零排放 放苗 水体 养殖水体盐度 亚硝酸盐 寄生虫 蓝绿藻 总碱度 总硬度 氨氮 碳氮 脱氮 絮团 浑浊 病害 接种 失衡 超标 污染 管理 | ||
1.一种封闭式零排放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放苗前水质调节:保证水流翻滚,无水流静置死角的基础上,调节水体盐度、pH、总碱度和总硬度;
(2)脱氮型生物絮团接种与培育:首次向水体内加入生物脱氮剂和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然后接入絮团种,之后每天向水体内加入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
(3)放苗及管理:放南美白对虾苗,每天投喂饵料并加入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
所述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的质量百分含量组成为:大豆糖蜜和蔗糖糖蜜70%-90,茨粉和麦麸皮8%-20%,乳酸菌1%-5%,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氢钙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零排放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水体的水源为无盐度的地下水水源或者有盐度的海水水源,水体深度为60-8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零排放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鼓风机供气系统保证水流翻滚,鼓风机功率配备为每立方水体5-10瓦,曝气3-5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零排放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生石灰、过氧化钙、海水晶、小苏打、氯化钙、硫酸镁中的至少一种调节水体盐度、pH值、总碱度和总硬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零排放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水体指标为:盐度保持在3-5‰,pH保持在8.0-8.5;总碱度保持在120-200ppm;钙离子浓度保持在72-120ppm;镁离子浓度保持在100-360ppm;氨氮浓度在0.2ppm以下;亚硝酸盐浓度在0.02pp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零排放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首次生物脱氮剂和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的加入量均为50ppm,絮团种的接种量为每立方米养殖水体20-30公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零排放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入絮团种后每天投入的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的量为10-20ppm,连续3-7天,每天监测指标变化,待水体生成絮团量为每升水体2-4ml,氨氮在0.2ppm以下,亚硝酸盐在0.02ppm以下时,即可放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零排放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南美白对虾苗规格为0.8-1.2cm的南美白对虾一代苗,每立方水体放养300-500尾;放苗完成后,投喂第一餐,饵料为虾片或者对虾开口料,投饵量为0.5-1ppm,每4-6小时投喂一次;1周后,南美白对虾平均规格2cm以上,饵料为对虾0号料,投饵量为1-2ppm,每6小时投喂一次;3-4周后,南美白对虾平均规格5cm以上,饵料为对虾1号料,投饵量为4-10ppm,每6小时投喂一次,絮团量为每升水体2-8ml;8周后,南美白对虾平均规格7-8cm,饵料为对虾2号料,投饵量为10-20ppm,每6小时投喂一次,絮团量控制为每升水体10-15ml;12周后,南美白对虾平均规格11cm以上,饵料为对虾2号料或对虾3号料,投饵量为15-30ppm,早晚各投喂一次,絮团量控制为每升水体15ml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普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未经广州普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34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