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阻测量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7810.2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安;伍世云;李斌;涂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27/22 | 分类号: | G01R27/22;G01R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635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场强 电流变液装置 电阻测量装置 可调 处理模块 电源模块 检测 电学特性测量 电流值变化 模块连接 模块输出 外加电场 阻值变化 流变液 可控 流体 下电 输出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阻测量装置及系统,属于可控流体电学特性测量领域,电阻测量装置应用于电流变液装置。电阻测量装置包括:场强可调模块、电源模块和检测处理模块;电流变液装置分别与电源模块和场强可调模块连接,检测处理模块分别与电流变液装置和电源模块连接;场强可调模块,用于在电流变液装置的当前阻值为场强可调模块输出的第一场强值对应的第一阻值时,输出第二场强值,以使当前阻值为与第二场强值对应的第二阻值;检测处理模块,用于在当前阻值从第一阻值变化到第二阻值的过程中,检测电流变液装置回路中的电流值由与第一阻值对应的第一电流值变化到与第二阻值对应的第二电流值,实现外加电场作用下电流变液装置的阻值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控流体电学特性测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阻测量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ER)是一种新型可控智能材料因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和优势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ER组成部分包括绝缘液及分布在绝缘液中的导电微粒,在不受电场作用时,其状态呈液体状。当外界电场变化,ER中的导电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因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使其状态发生由无序-有序的重新组合。若外界电场增大到某一阀值,则ER的状态会由液体瞬间变化为固体(ER中有足够多的导电微粒)。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外界电场强度的增大而使得ER的导电性能增强,这一状态为连续变化的过程。
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ER材料导电性能也逐渐增强的同时,ER中的导电微粒由无序-基本有序-有序(链条断裂)-有序(链条成型)-有序(链条加粗)这一规律发生变化,ER材料中的电阻也由绝缘体-半导体-导体的状体发生变化。目前,探究该过程导电性的规律的文献还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阻测量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阻测量装置,应用于电流变液装置,所述电阻测量装置包括:场强可调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检测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场强可调模块与所述电流变液装置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流变液装置连接,所述检测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变液装置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场强可调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流变液装置的当前阻值为所述场强可调模块输出的第一场强值对应的第一阻值时,输出第二场强值,以使所述当前阻值从所述第一阻值调整为与所述第二场强值对应的第二阻值;所述检测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阻值从所述第一阻值变化到所述第二阻值的过程中,检测到所述电流变液装置回路中的电流值由与所述第一阻值对应的第一电流值变化到与所述第二阻值对应的第二电流值。
可选地,所述场强可调模块包括:电压可调电源和场强电路,所述电压可调电源与所述场强电路连接,所述电压可调电源,用于在所述场强电路的当前场强值为所述第一场强值时,输出第二电压值,以控制所述当前场强值从所述第一场强值调整为所述第二场强值。
可选地,所述检测处理模块包括:电流测量仪。
可选地,所述检测处理模块还包括: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与所述电流测量仪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所述电流变液装置回路中的电流值和所述电压可调电源输出的电压值,获取所述电压值与所述电流值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电压值与所述电流变液装置的阻值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场强电路的场强值与所述电流变液装置的阻值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检测处理模块还包括:图像显示器,所述图像显示器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图像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或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设备,所述电池设备用于提供所述电流变液装置所需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文理学院,未经四川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