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井及其下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7484.5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翼航空器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文洋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南区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环 沉井结构 伸缩布 装配式 握裹力 沉井 底座 下沉 泥土 沉井技术 下沉机构 下沉结构 刃脚 | ||
本发明涉及沉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井,包括装配式沉井结构以及下沉结构,所述下沉机构包括带有刃脚的底座、若干个圆环以及伸缩布,相邻的圆环之间通过所述伸缩布连接在一起,最底部的圆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装配式沉井结构位于所述圆环的内部。由于装配式沉井结构不直接与泥土接触,因而不存在泥土的握裹力,只与伸缩布的内侧有一些摩擦力,这些摩擦力远远小于握裹力,从而可以下沉到非常深的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井及其下沉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道路管道施工需开挖路面,造成道路拥挤,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为尽可能地减少施工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保证道路尽量不开挖,而改用挖深井,传统沉井制作先在地面或基坑内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井身,待其达到规定强度后,在井身内部分层挖土运出,随着挖土和土面的降低,沉井井身在其自重或在其他措施协助下克服土壁间的摩阻力和刃脚反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就位,然后进行封底。沉井在施工现场浇筑占用大幅的路面,此工艺施工工艺较多,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难,且施工工期较长,带来粉尘、噪音等,不仅污染环境,制造噪音,而且往往容易造成城市道路的拥堵,给城市交通及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目前沉井下沉一定深度后,由于泥土的握裹力比较大,导致沉井很难继续下沉,必须通过向上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够继续下沉,目前这种方式需要动用较大的设备,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沉井及其下沉方法,便于沉井下沉。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沉井,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式沉井结构以及下沉结构,所述下沉机构包括带有刃脚的底座、若干个圆环以及伸缩布,相邻的圆环之间通过所述伸缩布连接在一起,最底部的圆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装配式沉井结构位于所述圆环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装配式沉井结构包括由内凸板和外凸板组合围城的圆形沉井,所述内凸板由内凸块和位于内凸块两侧的内侧凸板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外凸板由外凸块和位于外凸块两侧的外侧凸板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内凸块的厚度与所述外侧凸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外凸块的厚度与所述内侧凸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内凸板和外凸板的上部和下部环周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凹槽和凸起。
优选地,所述内凸板和外凸板之间设有防水胶带。
优选地,在凹槽和凸起的部分通过螺栓将内凸板和外凸板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内侧凸板和外侧凸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内侧凸板和外凸块的背面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内凸块和外侧凸板的内侧面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装配式沉井结构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套在所述内套筒的外部,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分别由若干块的弧形板组成,在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带有凹槽和凸起,在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留有预应力孔,预应力孔内装有预应力钢丝绳。
优选地,所述内套筒上的凹槽和凸起的位置与外套筒上凹槽和凸起的位置相错开。
一种沉井的下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伸缩布固定在圆环上,圆环的数量以及伸缩布的长度根据下沉的深度设定,圆环之间留有距离,最底部的圆环固定在底座上;
步骤二、按照中小型地下室下沉的方式将底座下沉一定的深度,随着底座向下沉入,圆环带动伸缩布展开,在地面形成一个孔洞;
步骤三、将装配式沉井结构放入到孔洞中,完成沉井的下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翼航空器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神翼航空器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4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地基
- 下一篇:一种复杂条件下的沉井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