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模拟实际工况加载的数控回转工作台可靠性试验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6860.9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2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发;张建成;何佳龙;周诗金;祝洪祥;王继利;陈传海;许彬彬;王彦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回转工作台 加载 可靠性试验台 数控转台 切削力 实际工况 配置 承载 静态切削力 可靠性试验 电液伺服 加载试验 力传递 施加力 施加 申请 | ||
1.一种用于可靠性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控转台部分,包括数控转台(10);
模拟承载部分,被配置成将力传递到所述数控转台(10);
切削力加载部分,被配置成向所述模拟承载部分施加力;以及
控制部分,被配置成调节由所述切削力加载部分所施加的力;
其中,所述切削力加载部分包括切削力加载装置(11)、切削力加载角度调节辅助装置(12)和切削力加载支撑装置(13),并且所述切削力加载装置(11)、切削力加载角度调节辅助装置(12)和切削力加载支撑装置(13)被布置成三连杆机构;
其中,所述切削力加载支撑装置(13)包括底座(29)、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底座(29)上的两条Z方向导轨(30)、能沿着所述两条Z方向导轨(30)滑动地固定在所述两条Z方向导轨(30)上的1号X方向导轨(31)以及能在所述1号X方向导轨(31)上滑动的1号滑板(44),所述切削力加载支撑装置(13)还包括1号支架(32)、2号支架(42)、转轴(43)以及2号滑板(34),所述1号支架(32)和2号支架(42)沿着所述1号X方向导轨(31)的方向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所述1号滑板(44)上,所述转轴(43)在两端处分别与所述1号支架(32)和2号支架(4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2号滑板(34)以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43)在与所述转轴(43)的转动平面垂直的2号平面内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转轴(43)连接;
其中,所述切削力加载角度调节辅助装置(12)包括能沿着所述两条Z方向导轨(30)滑动地固定在所述两条Z方向导轨(30)上的2号X方向导轨(49)、能在所述2号X方向导轨(49)上滑动的3号滑板(48)以及在两端处分别与所述3号滑板(48)和所述2号滑板(34)通过球铰链副(45,48)连接的连接组件(46);并且
其中,所述切削力加载装置(11)包括液压缸(38)和加载杆(41),所述液压缸(38)以相对于所述2号滑板(34)可滑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2号滑板(34)上,力通过所述加载杆(41)加载到所述模拟承载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由所述切削力加载部分所施加的力包括通过电液伺服来调节力的大小、频率、方向和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承载部分包括模拟承载装置(2,3,4)和模拟承载夹紧装置(8,9),所述模拟承载夹紧装置(8,9)与所述数控转台(10)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模拟承载装置(2,3,4)与所述模拟承载夹紧装置(8,9)可旋转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承载装置(2,3,4)包括固定部件(24,25,26)、承载盘(23)、轴承(22)和轴承端盖(21),从数控转台(10)侧起,轴承端盖(21)、轴承(22)和承载盘(23)经由穿过中心的螺栓依次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轴承端盖(21)在远离数控转台(10)的一个面上具有圆环形凸起,另一个面与数控转台(10)具有一间隙,所述轴承(22)的靠近数控转台(10)的内圈端面与所述圆环形凸起接触,所述承载盘(23)在与所述圆环形凸起相对的面上具有凸起轴,所述凸起轴穿过所述轴承(22)的内圈与所述圆环形凸起的中心端面接触,由所述切削力加载部分所施加的力通过所述加载杆(41)作用在所述承载盘(23)上,并且所述固定部件(24,25,26)将所述承载盘(23)保持在固定位置,并且其中,所述模拟承载夹紧装置(8,9)与所述轴承(22)外圈不可滑动地配合,以使得所述数控转台(10)和所述轴承(22)能同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2)为能够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的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号滑板(34)通过阶梯销轴(33)与所述转轴(4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3)通过其两端的阶梯轴与所述1号支架(32)和2号支架(42)中的阶梯孔装配,并通过螺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68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