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铜包铝合金扁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5875.3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8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明;彭丽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兴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2 | 分类号: | H01B5/02;H01B7/08;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何俊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扁线 铝合金 铜包 铝合金芯 制备 延展性 导电石墨烯 导电材料 导电性能 宽厚比 包覆 铜层 | ||
本发明涉及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铜包铝合金扁线及其制备方法,该扁线由石墨烯铝合金芯线以及包覆于其表面的铜层组成;所述石墨烯铜包铝合金扁线的宽度为4‑20mm,厚度为2‑4mm,宽厚比为2:1‑7:1;所述石墨烯铝合金芯线中含有铝97‑98wt%,含有导电石墨烯粉0.8‑1.8wt%。本发明的石墨烯铜包铝合金扁线成本低、导电性能好、抗拉强度高、延展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铜包铝合金扁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导电材料,大多数的导线为主要为铜材质。但是我国属于贫铜富铝的国家,铜矿资源75%依靠进口,因此国家大力倡导研发新型铜铝复合材料,以此来降低我国对于铜材的消耗,达到‘以铝节铜’的战略目的。
例如申请号为CN20081005766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铜包铝复合扁线及其制备方法,铜包铝复合扁线由芯层铝及包覆层铜复合而成,铜包覆层面积比例为15%~40%,其制备步骤为:采用水平连铸直接复合成形铜包铝复合坯料;将铜包铝坯料根据需要进行多道次孔型轧制和/或多道次拉拔,采用轧制速度3~60m/min,单道次相对压下量20%~40%,或采用拉拔速度2~30m/min,单道次断面缩减率10%~25%;当多道次加工,铜包铝复合材料总断面缩减率达到75%~95%时,对铜包铝复合材料进行低温中间退火,退火温度为200~450℃,退火时间为0.5~2h;对退火后的坯料继续进行进一步轧制或拉拔,制成所需断面形状和尺寸铜包铝复合扁线。
为了进一步提升铜包铝导电芯线的综合性能,现有技术中还在导电芯线中添加了稀土、镁等元素。但同时是这也会产生芯线机械性能下降,电阻率增大等技术问题。在研制新型变压器、节能母线槽、高低压开关柜时对铜包铝导电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铜包铝导电芯线的抗拉强度及电阻率无法满足要求,造成新型变压器、节能母线槽、高低压开关柜的抗冲击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故针对市场需要,有必要开发出一款成本低、导电芯线机械性能好、电阻率低的导线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铜包铝合金扁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石墨烯铜包铝合金扁线成本低、导电性能好、抗拉强度高、延展性好。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烯铜包铝合金扁线,由石墨烯铝合金芯线以及包覆于其表面的铜层组成;所述石墨烯铜包铝合金扁线的宽度为4-20mm,厚度为2-4mm,宽厚比为2∶1-7∶1;所述石墨烯铝合金芯线中含有铝97-98wt%,含有导电石墨烯粉0.8-1.8wt%,余量为杂质。
本发明采用上述配方制造石墨烯铜包铝合金母线扁线,可用于变压器、节能母线槽、高低压开关、柜控制柜和各类电器件的绕组上。
本发明团队通过研究发现,石墨烯是铝、镁、锌、铜等有色金属良好的净化剂、细化剂和合金剂,一般只需加入千分之几,就能起到消除有害杂质的影响,细化晶粒并产生合金化的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加工和使用性能。
在本发明中,石墨烯的作用是:
1、导电石墨烯粉具有完美的二维晶体结构,它的晶格是有六个碳原子围成的六边形,厚度为一个原子层。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硬度比最好的钢铁强100倍,甚至还要超过钻石。
2、石墨烯具有出色的电学性能,在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未成键的p电子,这些p电子可以在晶体中自由移动,且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赋予了石墨烯超好的导电性,在室温状况,传递电子的速度比已知的导体都快。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0-6Ω.cm,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
本发明将导电石墨烯粉与铝进行复合,导电石墨烯粉吸附性高、活化性高、易分散、与铝合金相容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兴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兴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5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膜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基于排线的新型电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