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集成的智能伺服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5413.1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5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龙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7/3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237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处理器 输出端电连接 输入端 输入端电连接 伺服管理系统 高度集成 伺服管理 输出端 存储模块 分析单元 智能 信号采集单元 能耗降低 输出单元 输入单元 通信单元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伺服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度集成的智能伺服管理系统,包括伺服管理平台,所述伺服管理平台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信号采集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输入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输出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分析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分析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存储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通信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该高度集成的智能伺服管理系统,具备系统合理,能耗降低、便于维护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伺服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集成的智能伺服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伺服控制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
在平安城市、道路监控、远程遥感测报、远程控制、远程工况监测、智慧城市等各种智能化系统项目中的前端基站系统的供电、驱动、感应、探测、信号初处理及前端智能分析都需要配置一大堆伺服设备,比如:供变电设备、驱动设备、防雷设置、集线设备、各类信号转接设备、信号初处理及前端智能分析设备、联动设备等。一般都需要专门配置一个体积较大的专门伺服设备箱,且各种伺服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线较为复杂,故障点多,故障率高,而且造价高昂,另外安装、标记、维护难度及技术要求都非常高。
因此,需要一种高度集成的智能伺服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度集成的智能伺服管理系统,具备系统合理,能耗降低、便于维护和使用方便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系统合理,能耗降低、便于维护和使用方便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集成的智能伺服管理系统,包括伺服管理平台,所述伺服管理平台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信号采集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输入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输出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分析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分析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存储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通信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通信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的输入端与基站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通信单元的输出端与基站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基站的输入端与用户终端单元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基站的输出端与用户终端单元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所述基站的输入端与服务器平台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服务器平台包括总服务器平台、存储服务器、电子地图服务器、日历时钟服务器和无线通信服务器,所述总服务器平台的输入端与存储服务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总服务器平台的输入端与电子地图服务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总服务器平台的输出端与电子地图服务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总服务器平台的输入端与日历时钟服务器的输出端服务器电连接,所述总服务器平台的输出端与日历时钟服务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总服务器平台的输入端与无线通信服务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总服务器平台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服务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服务器与基站双向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缓存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缓存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缓存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入单元包括用户输入模块,所述用户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龙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龙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5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