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镁合金挤压板材室温塑性的织构改性方法及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3984.1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蒋斌;何俊杰;潘复生;罗永欢;王庆航;宋江凤;胡耀波;黄光胜;张丁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6 | 分类号: | C22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改性 挤压 织构 室温塑性 取向 镁合金板材 再结晶退火 板材挤压 基面织构 室温拉伸 协调能力 原始板材 传统的 挤压态 预压缩 滑移 基面 孪晶 面滑 时基 制备 轴向 变形 偏离 引入 保留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镁合金挤压板材室温塑性的织构改性方法及产品,首先通过沿挤压态镁合金板材ED方向进行一定应变值的预压缩变形,一方面引入c‑axis∥ED取向型孪晶,一方面保留原始板材中c‑axis偏离板材ND轴向角度较大的基面滑移软取向;其次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从而得到改性的镁合金挤压板材。通过此改性方法制备得到的织构改性的镁合金挤压板材,可使传统的c‑axis∥ND型强基面织构转化为沿板材挤压方向分布的四峰织构,在室温拉伸时基面滑移施密特因子(SF)与孪生SF均比较高,厚向应变协调能力非常好,从而达到大幅度改善镁合金挤压板材室温塑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塑性成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镁合金挤压板材室温塑性的织构改性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镁合金因其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可100%回收利用等方面的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领域具有开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工业生产中所应用的镁合金制品多为压铸件,变形镁合金的应用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镁合金在室温时能激活的滑移系很少,仅有型滑移可以被激活,且经一次成形(如挤压,轧制)的变形镁合金板材一般具有较强的c-axis∥ND强基面织构,导致板材在后续的二次成形中,厚向应变能力不足,致使镁合金板材成形性尤其是室温塑性非常差,从而严重阻碍了变形镁合金板材的广泛应用。因此,针对c-axis∥ND型强基面织构板材进行合理的织构改性理论,是发展和优化镁合金板材塑性加工工艺的重要保证,其也可大力促进变形镁合金板材在生产中的应用。然而,就目前对于变形镁合金板材的塑性优化工艺来看,针对于镁合金薄板塑性提升的指导方法或工艺并不多,且其大都是通过控制变形镁合金在一次成形中的工艺参数,以此来达到组织或织构的调控,从而改善其性能,但这样的调控手段对于镁合金板材的织构调控程度一般较小,往往只能带来c-axis∥ND型织构的小幅度弱化,导致后续性能尤其是塑性的提升并不显著。
因此,大幅度改善镁合金板材的室温塑性是现阶段的有色金属塑性成形领域中的重点以及难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升镁合金挤压板材室温塑性的织构改性方法及产品,通过该方法可使传统的c-axis∥ND型强基面织构转化为沿板材挤压方向分布的四峰织构,四峰织构组分中,两峰为基面滑移软取向峰,两峰为拉伸孪生软取向峰。此种织构改性可以使板材在室温拉伸时基面滑移施密特因子(SF)与孪生SF均比较高,厚向应变协调能力非常好,可大幅度改善镁合金板材的室温塑性,提高率均可达到30%以上。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提升镁合金挤压板材室温塑性的织构改性方法,所述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沿挤压态镁合金挤压板材ED方向进行一定应变值的预压缩变形,预压缩后可将镁合金挤压板材中的c-axis∥ND织构组分分解为c-axis∥ED的孪生组分以及未发生孪生的滑移软取向组分;
2)对预压缩变形的挤压板材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去除残余应力,并且使再结晶晶粒相应继承孪生取向和基面滑移软取向。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预压缩变形范围为5%-10%。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预压缩采用的模具为板材压缩模具。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预压缩变形速率为10-3-10-1。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所述再结晶温度为250℃-350℃。
2、所述的改性方法制备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3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