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水击加热器实时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3456.6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4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张先翔;顾少春;肖波;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信石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2 | 分类号: | G05D23/32;B65D88/7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韩志刚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监控系统 流量变送器 水击 加热器 无线传输/接收 阀门开关 出气端 进气端 数据线 阀门开关状态 视频转换模块 水蒸气流量 出气端口 实时监控 外围电路 显示装置 原始数据 存储器 控制器 热气 储存 查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水击加热器实时监控系统。所述实时监控系统中无水击加热器的进、出气端口分别装有进气端流量变送器、阀门开关和出气端流量变送器,进气端流量变送器、阀门开关和出气端流量变送器分别用数据线与无线传输/接收模块相连接,控制器用数据线与显示装置相连接。控制器内分别装有CPU外围电路、A/D转换及无线传输/接收模块、存储器、CPU处理器和视频转换模块。本实时监控系统可对无水击加热气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对阀门开关状态的变化、水蒸气流量和持续时间等参数做实时储存,方便后续查找原始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石油化工设备和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无水击加热器实时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油罐普遍采用固定在罐底部上的水蒸汽加热器,称为油罐加热器,这种油罐加热器故障率高,易发生泄漏。泄露的原因一般是管道腐蚀、焊缝开裂。与油品的腐蚀性、施工质量以及加热器的使用状况 ( 如是否水击 ) 等因素有关。水击又称水锤,它是由于蒸汽或水突然产生的冲击力,使管道发生响声和震动的一种现象。水击现象的出现影响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压力很高的水击可以造成管道和管件破裂。油罐加热器的水击是由于过热蒸汽或冷凝水高速流动时受阻产生的。无水击加热器是一种调节储油罐内温度的装置,一般装设在油罐体内,它的原理是将高温水蒸气导入,经过螺旋形的加热管加热周围的空气,达到加热石油的目的。目前,国内现有的类似装置都没有实时监测系统,这样,对石油温度的调节不能达到精确的控制。无水击加热器实时监测系统能对进气口、出气口的流量进行监测,并通过控制室远程控制阀门的开关,实现对加热器的精确控制。本发明采用无线传输模式,在油罐区避免强电走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远程监控实现对无水击加热器的精确控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无水击加热器实时监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水击加热器实时监控系统,包括:进气端流量变送器、阀门开关、出气端流量变送器、无线传输/接收模块、控制器、显示装置、CPU外围电路、A/D转换及无线传输/接收模块、存储器、CPU处理器、视频转换模块、无水击加热器,所述实时监控系统中无水击加热器的进气端口分别装有进气端流量变送器和阀门开关,无水击加热器的出气端口装有出气端流量变送器,进气端流量变送器、阀门开关和出气端流量变送器分别用数据线与无线传输/接收模块相连接,控制器用数据线与显示装置相连接。
所述实时监控系统中的控制器内分别装有CPU外围电路、A/D转换及无线传输/接收模块、存储器、CPU处理器和视频转换模块,其中CPU处理器分别与CPU外围电路、A/D转换及无线传输/接收模块、存储器相连接,存储器与视频转换模块相连接,视频转换模块与显示装置相连接,A/D转换及无线传输/接收模块与无线传输/接收模块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进行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
1、本实时监控系统可对无水击加热气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入水口的水蒸气流量,出水口的水蒸气流量,阀门开关状态,还可以实时控制阀门的开关;
2、本实时监控系统对阀门开关状态的变化、水蒸气流量和持续时间等参数做实时储存,方便后续查找原始数据;
3、本实时监控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模式,在油罐区避免强电走线,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几率,提高了油罐区安全等级。
附图说明
图1、无水击加热器实时监控系统设备安装示意图;
图2、无水击加热器实时监控系统工作流程方框图;
图3、无水击加热器实时监控系统控制器方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信石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信石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3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