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混播灌木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2622.0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8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强;史常青;王玉;吴红璇;孙盛年;赵廷宁;张森;刘寒晓;谢千;方佩;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木种子 种皮 发芽率 质地 结构分析数据 吸水检测 吸水能力 资源利用 草本植物 结构检测 不一致 普适性 归类 建植 种间 发芽 应用 灌木 筛选 分类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混播灌木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及应用,包括:混播前,对经过筛选的饱满混播灌木种子中每种种子进行吸水能力检测和种皮结构检测,得到每种种子的吸水检测数据和种皮结构分析数据;根据每种种子的吸水检测数据和种皮结构分析数据,对每种种子进行分类,使吸水能力与种皮结构相似的种子归类到一起,形成一类种皮质地种子,得到多类种皮质地的灌木种子;对多类每一类种皮质地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得到待萌发的混播灌木种子。本发明方法提高了混播灌木种子中每种种子的发芽率,解决了由于灌木种子发芽时期不一致导致的建植初期的灌木种间资源利用性竞争以及草本植物与灌木种子的资源利用性竞争,方法简单,普适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及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涉及提高多种灌木植物绿化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开发建设项目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将破坏建设地区及其周边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新增大面积的裸露边坡,造成景观失调和水土流失,甚至引发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因此,裸露边坡的生态修复与重建(也称边坡绿化)已迫在眉睫。多年实践经验表明,利用植被进行边坡防护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可实现坡面长期保护,既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又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
目前我国边坡绿化多以“液压喷播灌草(灌草混合种子)植灌(栽植灌木容器苗)”方法为主,草灌混合群落地上茎叶可对雨滴起到分层拦截和缓冲作用,地下根系可以起到土壤的加筋作用和锚固作用,因此更有利于减小坡面水土流失,增强坡体的稳定性。理想的边坡灌木是用种子直接建植的实生苗木,对比营养钵苗(或扦插苗),实生苗灌木具有根系发育伸展,根系间连结性强,防灾能力好等优点,更加符合坡面生态恢复的要求,但是在边坡植被恢复工程实践中灌木混播生长模式往往绿化效果差,主要原因是混播前不对灌木种子进行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导致建植初期阶段常常受到草本植物强烈的资源利用性竞争,使灌木种子难以发芽出苗或生长受到抑制,没有绿化效果或绿化效果差,造成大量的人力与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多种灌木植物绿化效果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对灌木植物种子进行分类处理,提高灌木植物中每种种子的发芽率,进而提高绿化效果,通过本发明方法,灌木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0%以上。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提高混播灌木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混播前,对经过筛选的饱满混播灌木种子中每种种子进行吸水能力检测和种皮结构检测,得到所述混播灌木种子中每种种子的吸水检测数据和种皮结构分析数据;
步骤二:根据混播灌木种子中每种种子的吸水检测数据和种皮结构分析数据,对混播灌木种子中每种种子进行分类,使吸水能力与种皮结构相似的种子归类到一起,形成一类种皮质地种子,最终得到多类种皮质地的灌木种子;
步骤三:对所述多类种皮质地的灌木种子中的每一类种皮质地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得到待萌发的混播灌木种子。
其中,所述吸水能力检测是对相同重量的每种种子在同一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水进行相同时间的浸泡后,得到的每种种子增重的百分比数据。
其中,所述种皮结构检测是对种皮致密程度的检测。
优选的,所述种皮结构检测是对经过吸水能力检测时,对吸水后的每种种子进行种皮致密程度的检测。
特别是,本发明还根据种皮质感,对混播灌木种子中每种种子进行分类。
其中,所述种皮质感包括膜质种皮、革质种皮、木质种皮、蜡质种皮。
优选的,本发明还根据种皮质感并结合混播灌木种子中每种种子的吸水检测数据和种皮结构分析数据。
其中,所述多类种皮质地的灌木种子包括蜡质种皮的灌木种子和非蜡质种皮的灌木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2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