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形成柔性强介电薄膜的衬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1726.X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卓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电薄膜 聚酰亚胺 吸收峰 波数 衬底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高温环境 可弯曲 折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柔性强介电薄膜的衬底,其材质为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00‑8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和/或在波数为1060‑11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本发明的衬底在高温环境下更稳定,不仅可弯曲,还不易折损,适用于形成柔性强介电薄膜,且可形成大面积的柔性强介电薄膜,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强介电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形成柔性强介电薄膜的衬底。
背景技术
锆钛酸铅(PZT)是PbZrO3和PbTiO3的混合体材料,有着优异的压电特性和介电特性,并且随着PZT中Zr/Ti比的变化,其特性也会发生改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电容器等电子器件中,并逐渐从独立的个体材料向可集成化的薄膜材料转变。
近些年,随着穿戴设备迅猛发展,人们认识到柔性化材料的应用优势,很多研究机投入巨大精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改进原材料构成、制作工艺来将PZT薄膜的成膜温度降低到500℃以下,但是,直接在有机衬底上制备PZT等无机薄膜材料会面临着有机衬底的高温分解,收缩变形等问题。
目前,PZT薄膜的柔性化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采用耐热的金属薄片作为衬底;(2)以硬质硅(Si)为衬底,并在硅衬底上设置牺牲层,然后在牺牲层形成PZT薄膜,再通过各种手段使PZT薄膜与硅衬底分离,并将PZT薄膜转移固定到树脂材料上,达到柔性化的目的。
但是,金属薄片虽然具有一定的可弯曲性,但是其硬度高,一旦发生弯折,不容易再恢复回原来的状态,可操作性差,不适合用于穿戴设备。其次,金属薄片的热膨胀系数大,从室温加热到几百度高温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难以在其上面形成大面积的均匀性薄膜。采用Si衬底制备出PZT薄膜后再剥离的方法,则因为工艺复杂,可制备面积受限,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柔性强介电薄膜的衬底,可弯曲,不易折损,并且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柔性强介电薄膜的衬底,其材质为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00-8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用于形成柔性强介电薄膜的衬底,其材质为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060-11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用于形成柔性强介电薄膜的衬底,其材质为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00-8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在波数为1060-114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00-840cm-1范围内的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10-830cm-1范围内的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810cm-1上具有第一吸收峰,在波数为823cm-1上具有第二吸收峰,且第一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第二吸收峰的透光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聚酰亚胺的FT-IR谱图在波数为1060-1140cm-1范围内的两个吸收峰,波数短的吸收峰的透光率小于波数长的吸收峰的透光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卓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卓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17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