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数据的采集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0981.2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0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雅;曹琳峰;廖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创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张培祥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数据 快速傅里叶变换 采集处理 采样芯片 电力应用 互联通道 快速处理 人机应用 实时采集 存储 核对 架构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数据的采集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DSP核控制DSP核连接的采样芯片采集电力数据;DSP核获取电力数据;DSP核对电力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DSP核将电力数据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通过核间互联通道发送到ARM核;ARM核将接收到的电力数据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进行存储。通过本发明,采用ARM+DSP的架构去处理电力数据,可以满足多种电力应用场合提出的电力数据的实时采集、快速处理以及人机应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自动化测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数据的采集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二次设备系统对电力数据的处理过程通常为:将测量的电压电流信号经由二次互感器PT/CT处理后输入ADC进行采样转换,再由ARM或者DSP进行处理。但是在实践中发现,ARM的数据运算处理能力偏弱,DSP的人机交互能力偏弱,在许多新的应用场合,尤其在低功耗的要求下,只采用ARM或者只采用DSP都无法满足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转变过程中对二次设备系统的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数据的采集处理方法及系统,采用ARM+DSP的架构去处理电力数据,可以满足多种电力应用场合提出的电力数据的实时采集、快速处理以及人机应用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数据的采集处理方法,基于ARM+DSP双核架构处理电力数据,ARM核和DSP核之间设有核间互联通道,包括以下步骤:DSP核控制DSP核连接的采样芯片采集电力数据;DSP核获取电力数据;DSP核对电力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DSP核将电力数据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通过核间互联通道发送到ARM核;ARM核将接收到的电力数据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进行存储。
优选地,在ARM核将接收到的电力数据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进行存储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ARM核分别绘制电力数据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的波形图;ARM核将波形图显示在与ARM核连接的显示器上。
优选地,ARM核将波形图显示在与ARM核连接的显示器上,包括以下步骤:ARM核接收ARM核连接的显示器反馈的波形显示信号;ARM核判断波形显示信号是否为时域波形显示信号;如果是,则ARM核将电力数据的波形图显示在显示器上;如果否,则ARM核将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的波形图显示在显示器上。
优选地,DSP核控制DSP核连接的采样芯片采集电力数据,包括以下步骤:DSP核启动定时器,其中,定时器用于控制采样频率;DSP核控制与DSP核连接的采样芯片采集模拟电力信号;当定时器产生中断时,DSP核在中断的处理函数中拉高采样芯片的数据转换管脚;DSP核控制采样芯片的数据转换管脚将模拟电力信号转换成数字电力信号,以得到电力数据。
优选地,DSP核获取电力数据,包括以下步骤:DSP核接收采样芯片发送的中断;DSP核在中断的处理函数中读取出电力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力数据的采集处理系统,基于ARM+DSP双核架构处理电力数据,ARM核和DSP核之间设有核间互联通道,包括ARM核、DSP核:
其中,DSP核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DSP核连接的采样芯片采集电力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力数据;算法处理单元,用于对电力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电力数据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通过核间互联通道发送到ARM核;
其中,ARM核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电力数据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进行存储。
优选地,一种电力数据的采集处理系统的ARM核还包括:波形图绘制单元,用于分别绘制电力数据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电力数据的波形图;波形图显示单元,用于将波形图显示在与ARM核连接的显示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创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创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0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