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蓝光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2318.8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6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宝;严清波;鲍余雷;杜秋;黄添鸟;鲁渊;刘心标;曹根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22/14;C08F218/00;C08F283/10;G02B5/22;G02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地址: | 2262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蓝光 树脂 镜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蓝光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该镜片包括树脂单体、蓝光吸收剂、聚合引发剂和改性剂,其中,改性剂为丙烯酸酯类改性剂,重量占该镜片总重的0.1%‑5.0%。该镜片制备过程中的热固化成型使用空气固化炉和水固化炉结合进行。本发明所述配方既能提高蓝光吸收率又能保证镜片质量,提高成品率,节省生产成本,所用的改性剂可以提高反应程度,增加三维网状结构,增加镜片的韧性,提高镜片合格率,同时考虑反应速度和收缩,折射率和阿贝系数,在镜片增韧的同时保证其光学性能。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特定的固化模式,使老光树脂镜片和模块半成品的裂边问题得到非常大的进步,合格率大于9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镜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蓝光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可见光中,蓝光是一种极具能量的高能的短波光,蓝光可以很容易地穿透眼镜的晶状体而达到视网膜处,对眼睛造成一种光化学性质的损害,迅速的加快眼睛黄斑区域的氧化过程而对眼睛产生极大的伤害,导致眼干、眼涩和眼睛酸痛等症状,还可导致白内障术后的眼底损伤。蓝光能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同时解决上述问题,很多人都选择佩戴具有防蓝光性能的眼镜片,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防蓝光镜片的防蓝光特性是通过在镜片表面镀防蓝光膜实现的,这种镜片成本偏高且产量不高,加工生产不稳定,可持续性不强,膜容易脱落。
也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蓝光吸收剂,直接生产出防蓝光的镜片,但是按照现有技术只能生产常规的近视树脂镜片,老光树脂镜片和模块半成品的合格率都非常低,这是因为二甘醇碳酸二烯丙酯本身脆性高,高温固化后打开固化炉,遇到低温的空气,老光和模块在固化炉中就自动碎了。而且,在开模的时候,对于高光度的老光和高弯度的模块由于边缘比较薄,特别容易开裂边,降温开模脆性更高,裂边更大且粘模具,这就导致镜片合格率不高,生产成本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蓝光吸收率高且镜片质量好的防蓝光树脂镜片,并提供该镜片的制备方法,提高老光树脂镜片和模块半成品的合格率,解决半成品的裂边问题,提高成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蓝光树脂镜片,该镜片包括树脂单体、蓝光吸收剂、聚合引发剂和改性剂,其中,改性剂为丙烯酸酯类改性剂,重量占该镜片总重的0.1%~5.0%,优选改性剂重量占镜片总重的0.5%~2%。
上述改性剂为改性剂A和改性剂B的混合物,其中,改性剂A为带有聚氨酯基团或者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改性剂B为带有多官能团的三丙烯酸酯或者四丙烯酸酯,两种重量比例为0.1~2:0.1~3,优选重量比为1:1~1:1.5。
本发明所述镜片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树脂单体:蓝光吸收剂:聚合引发剂:改性剂A:改性剂B=100:0.01~2:1~4:0.1~2:0.1~3;
优选以下重量比的组分:树脂单体:蓝光吸收剂:聚合引发剂:改性剂A:改性剂B=100:0.5~1.8:1.2~2.5:0.5~1.0:0.5~1.5。
上述改性剂A为聚氨酯丙烯酸酯或环氧丙烯酸酯,改性剂B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种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上述树脂单体为二甘醇碳酸烯丙脂及其多聚体混合物。
上述蓝光吸收剂为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和/或吲哚类蓝光吸收剂;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与吲哚类蓝光吸收剂的质量比为0~50:0~10,优选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与吲哚类蓝光吸收剂的质量比为0~30: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2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萘系陶瓷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丙烯酸酯类超双疏涂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