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载气调节的节能省时的生物质焙烧炭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0908.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贺诗欣;张聪宇;陈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L5/44;C10B57/10;C10B4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金珠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制备 生物质 生物质固体燃料 管式炉 省时 载气 节能 氮氧混合气 规模化生产 生物质原料 高纯氮气 化石燃料 快速制备 能量输入 气体流量 燃料特性 陶瓷坩埚 停止加热 载气流量 生物炭 温度降 微波炉 吹脱 放入 过筛 烘干 燃料 替代 | ||
一种基于载气调节的节能省时的生物质焙烧炭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质焙烧炭制备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焙烧技术能量输入较多、焙烧时间较长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一、生物质原料烘干后粉碎,过筛;二、然后置于陶瓷坩埚内,放入管式炉,通入高纯氮气以吹脱管式炉中原有的空气;三、再通入氮氧混合气并保持气体流量,进行焙烧;四、尔后停止加热后继续保持载气流量,直至微波炉温度降至室温;即得到生物炭燃料。本发明反应时间能缩短3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制备效率,由此实现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快速制备和规模化生产,逐步实现替代煤等化石燃料的可能性,发挥其优越的燃料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焙烧炭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载气调节的节能省时的生物质焙烧炭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焙烧是在常压隔氧、200~300℃温度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生物质温和热解反应技术,在此过程中生物质表面特性发生改变,最终其产物以固体焙烧炭为主,通常称为生物质焙烧炭或生物质煤,还有较少量的气体和液体。生物质通过焙烧处理能显著提高其能量密度、可研磨性及疏水性,由此可大大减少运输和储存成本。焙烧炭产品具有类似煤的理化性质,且氮、硫含量明显低于煤,与煤混合共燃并可以起到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作用,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可部分替代化石燃料,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危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质培烧炭在国外的研究较多,主要在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国内关于生物质焙烧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才有部分科研机构开始从事生物质焙烧炭的研究。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相关法律和法规的相继出台,生物质焙烧技术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开始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
截至目前,生物质焙烧技术主要停留在以高纯氮气为载气进行隔氧焙烧阶段,其特点是生物质原料在焙烧处理过程中无氧化现象发生,生物炭产物的固体产率较高,但对操作条件要求较高,且比较耗费时间,难以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尽可能减少固体产率损失和能量产率损失的前提下缩短焙烧处理过程的时间消耗和能量消耗的生物炭燃料的制备方法,以此解决现有焙烧技术能量输入较多、焙烧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载气调节的节能省时的生物质焙烧炭制备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完成的:
步骤一、生物质原料烘干后粉碎,过筛;
步骤二、然后置于陶瓷坩埚内,放入管式炉,通入高纯氮气以吹脱管式炉中原有的空气;
步骤三、再通入氮气或者氮氧混合气并保持气体流量,进行焙烧;
步骤四、尔后停止加热后继续保持载气流量,直至微波炉温度降至室温;即得到生物炭燃料。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一所述生物质原料为秸秆、核桃壳、文冠果壳或稻壳。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一中烘干至生物质原料的含水率小于4%(质量)。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一中过40~60目筛。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三所述氮氧混合气的总流量为200~400mL/min。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三所述氮氧混合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大于0%且小于等于20%。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三焙烧温度为250~300℃,焙烧时间为10min~30min。
本发明在不损失能量产率而能够缩短生物质固体燃料制备时间。
本发明焙烧过程中,以氮气为主体的载气中混合一定比例的氧气,以实现生物质原料中有机物的初步氧化,整体上缩短焙烧过程的时间和能量输入;在250℃到300℃范围内的温度下对生物质原料进行焙烧处理,从而实现生物质水分脱除、小分子有机物的挥发及大分子有机物的初步解聚,得到能量致密化的生物质固体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0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热解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沥青实验的自动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