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室内UV灯装置及一体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3644.2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1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丰建芬;薛蔚平;徐健;沈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3/68 | 分类号: | B60Q3/68;B60Q3/70;B60H3/00;A61L9/2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控制模块 光触媒 光学模块 一体式装置 线路板 固定结构 室内 汽车室内灯 净化空气 聚光反射 模块结合 输入电流 氧化反应 紫外波段 透射 催化 杀菌 汽车 照射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室内UV灯装置及一体式装置,属于汽车室内灯领域。它包括UV光源、光触媒、驱动控制模块、光学模块、线路板和固定结构模块,线路板上固定有UV光源和驱动控制模块,UV光源、光触媒、驱动控制模块和光学模块通过固定结构模块结合在一起;驱动控制模块驱动UV光源发出紫外波段的光线,同时驱动控制模块控制UV光源的输入电流来调节照射光亮度,经光学模块聚光反射或透射至光触媒上,催化光触媒发生氧化反应,发挥杀菌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室内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室内UV灯装置及一体式装置。
背景技术
紫外光(UV)按照波长范围可以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UVB(200-280nm)和真空紫外线(100-200nm)四段。其中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而UVC的杀菌作用最强,一般有紫外线C消毒技术。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主要是因为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核酸可以产生光化学危害,当微生物被紫外线照射时,细胞的核酸生物活性因吸收紫外线而可能改变,从而引起菌体内蛋白质和酶的合成障碍,导致结构发生变异,使微生物死亡。
就杀菌速度而言,UVC近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内,可以在几秒钟之内,通过破坏微生物的脱氧核糖酸结构杀死病毒和细菌,但如果不加以防护措施,在杀菌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而UVA和UVB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外,所以自身的杀菌速度很慢,需要与光触媒介质配合使用,主要原理为在紫外光照射作用下,光触媒产生光氧化还原能力,将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达到空气净化作用。
随着汽车的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汽车内部的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都会有有害物质的释放,包括车内塑料、橡胶部件和油漆涂料。2004年6月份我国首次对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大规模调节:1175辆汽车中,全部检测项目达标的只有4%,在接受调查的新车中,车内有害物质甲醛超标的达23.4%,车内苯浓度超标的达75.1%,而高达81.6%的被调查汽车中甲苯超标,可见车内空气普遍存在严重的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的汽车室内UV灯装置及一体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室内UV灯装置,该UV灯装置包括UV光源、光触媒、驱动控制模块、光学模块、线路板和固定结构模块,线路板上固定有UV光源和驱动控制模块,UV光源、光触媒、驱动控制模块和光学模块通过固定结构模块结合在一起;驱动控制模块驱动UV光源发出紫外波段的光线,同时驱动控制模块控制UV光源的输入电流来调节照射光亮度,经光学模块聚光反射或透射至光触媒上,催化光触媒发生氧化反应,净化车内空气。
进一步地,UV光源发出的光线波长处于280nm-400nm范围内或与400nm-280nm范围重叠,即紫外线等级为A级或B级,这样对人体的伤害较小。
进一步地,光触媒的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和二氧化硅;
光触媒喷涂在汽车内部各部件的表面。
进一步地,驱动控制模块使用PWM方式控制UV光源的输入电流,调节照射光亮度,当空气质量较差时,可调高光亮度,空气净化的速率会更快。
进一步地,光学模块为光纤、反射镜或透镜,使得紫外光能照射至光触媒上。
进一步地,UV光源为UV荧光灯管、LED光源或激光光源。
进一步地,UV灯装置还包括灯罩和固定灯罩的壳体,灯罩由透光材料制成,灯罩表面喷涂有光触媒。
进一步地,UV灯装置还包括Wifi通讯模块,智能终端设备通过Wifi通讯模块直接控制UV光源的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3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