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凹版印刷底油改善烫金效果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2971.6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5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友华;朱小章;俞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良福牌彩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9/06 | 分类号: | B41F19/06;C09D11/107;C09D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56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凹版印刷 改善 烫金 效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加凹版印刷底油改善烫金效果的工艺,该工艺利用现有多色套印凹印机组加装一组或几组凹印印版,在商标烫金位置加印一道烫金油墨,再进入干燥机烘干,然后将印刷品送至烫印机进行烫金;烫金油墨的组分及百分比为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蜡:乙酸乙酯:乙醇=76~82:2~4:4~6:0.5~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消除电化铝箔烫金产品的掉点残缺现象,烫印效果好,产品合格率高,节省后序检验工时的增加凹版印刷底油改善烫金效果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烫金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凹版印刷底油改善烫金效果的工艺。
背景技术
商标的烫金工序一般是在印刷工序之后进行的,商标经过凹印机组多色套印后,再进入烫金机进行电化铝箔烫印。目前,商标烫印位在印刷工序中的处理工艺有两种,一种是烫印位为凹印印版镂空留底纸印刷;另一种是烫印位为凹印印版不镂空印,采用常用的凹印色墨或罩光油印刷。在镂空原纸上烫印会因为原纸印刷面涂布不均或凸凹不平导致电化铝箔烫印掉点、残缺,达不到产品质量要求;采用常用的凹印色墨或罩光油上烫印会因为电化铝加温烫印、剥离基膜等加工工艺,使凹印油墨层反拉导致电化铝和油墨同时残缺,增加后序检验工时。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够消除电化铝箔烫金产品的掉点残缺现象,烫印效果好,产品合格率高,节省后序检验工时的增加凹版印刷底油改善烫金效果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电化铝箔烫金产品的掉点残缺现象,烫印效果好,产品合格率高,节省后序检验工时的增加凹版印刷底油改善烫金效果的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现有多色套印凹印机组加装一组或几组凹印印版,在商标烫金位置加印一道烫金油,再进入干燥机烘干,然后将印刷品送至烫印机进行烫金;
烫金油的组分及百分比为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蜡:乙酸乙酯:乙醇=76~82:2~4:4~6:0.5~1.5。
进一步地,凹印印版电雕图案与烫金图案一致,且印版的深度为18~22μm。
进一步地,采用正丙酯作为稀释溶剂,将烫金油墨稀释到上机粘度为17秒。
进一步地,烘干温度50℃。
进一步地,印刷机速120米/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以明的生产工艺是将产品经过多色套印后,烫金工艺之前,利用现有多色套印凹印机组加装一组或几组凹印印版,在烫金位加印一道使烫金不易剥离且能流平原纸的介质,使产品在烫金生产时不会出现破点、残缺现象,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后序过多的检验工时,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包括但不限制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利用现有多色套印凹印机组加装一组或几组凹印印版,凹印印版采用电子雕刻,电雕图案与烫金图案一致,且特制印版的深度为18μm;调制组分百分比为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蜡:乙酸乙酯:乙醇=76:2:4:0.5的烫金油墨;采用正丙酯作为稀释溶剂,将烫金油墨稀释到上机粘度为17秒;在商标烫金位置加印一道烫金油墨,再进入干燥机烘干,控制烘干温度为50℃,控制印刷机速为120米/分钟;然后将印刷品送至烫印机进行烫金。烫金产品光洁平整、牢固,无残缺、掉点、花糊、露底和毛刺现象出现。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良福牌彩印有限公司,未经陆良福牌彩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2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旋转调节的移印机
- 下一篇:一种印刷设备用自动补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