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柔性电加热液体金属吸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0728.0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1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有为;杨得顺;郝文鹏;刘建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杰 |
主分类号: | H05B3/10 | 分类号: | H05B3/10;H05B3/14;H05B3/02;H05B1/02;C25C3/04;C25C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曾龙 |
地址: | 81600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出 加热元件 钢管 耐火纤维毡 陶瓷加热片 电加热 电控箱 热电偶 耐高温电缆 陶瓷 加热液体 吸出装置 钢管卡 柔性电 移动式 堵管 金属 闭环控制 操作维护 现场安装 液体金属 侧接触 引出线 探头 管壁 外壁 缠绕 停车 灵活 施工 生产 | ||
一种移动式柔性电加热液体金属吸出装置,包括吸出钢管、加热元件、耐火纤维毡、钢管卡件、耐高温电缆、热电偶、电控箱;所述加热元件包括陶瓷电加热绳和陶瓷加热片,所述陶瓷电加热绳、陶瓷加热片缠绕在所述吸出钢管的外壁上;在所述加热元件的外侧设有耐火纤维毡,所述耐火纤维毡、加热元件通过钢管卡件固定在所述吸出钢管上;所述陶瓷电加热绳、陶瓷加热片通过所述耐高温电缆与所述电控箱相连接;所述热电偶的探头侧接触所述吸出钢管的管壁,热电偶的引出线接入电控箱8实现闭环控制。本发明解决了液体金属吸出钢管的堵管问题,可防止因堵管引起的生产间断性停车情况。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维护简便,且安装灵活、现场安装施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液体金属吸出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式柔性电加热液体金属吸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解槽里电解出来的粗镁液,需要从电解槽吸出至抬包系统的坩埚里保温,然后再由抬包系统将粗镁液注入镁液连续精炼炉进行精炼。整个粗镁液转移过程的唯一通道就是吸出管装置,然而在日常工作当中,经常会出现镁液堵管现象,进而引起抬包系统坩埚里镁液凝固的生产事故,严重影响了前面电解工序及后面精炼铸造工序的正常运行,且需要整套抬包系统停机进行人工清理结料,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吊装拆卸作业存在安全风险,每次清理融化坩埚里镁液工时成本高昂,且存在安全隐患。
每次清理堵料坩埚,需要将坩埚根据堵料位置情况切开一高一低两个开口,从而破坏了坩埚本体结构,虽然清料之后会将开口焊接封死,但焊接工艺的高低就会产生坩埚漏料风险;坩埚是有具体的截面积的,限制了开孔数量,也就限制了清理次数,大大降低了坩埚使用寿命;在半开放式的生产车间,用高温的电解质进行堵料清理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粉尘及HCL气体,对现场的人员设备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每次清理工作都要对坩埚进行吊装作业,由于坩埚与加热炉丝间隙相对有限,在吊装的过程中存在损坏加热元器件的风险。整套抬包系统频繁停机,严重影响整个金属镁装置的产能,成品镁锭销量损失巨大,造成主体设备应力腐蚀及其附属设备的开停车损失、使用寿命减少等严重后果无法估量。
无水氯化镁(MgCl2·6H2O)电解生产金属镁中,抬包系统是电解镁生产工艺技术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其中金属镁液抬包转移系统里的镁液吸出装置又是生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破解无水氯化镁(MgCl2·6H2O)电解镁生产难题的关键。但是镁液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堵管进而引起的堵包问题严重制约着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堵管、不赌包、热效率高、加热方式安全快捷、现场安装简单方便、实用性强、维护保养简单方便、操作培训周期短且可极大延长抬包系统坩埚使用寿命的可移动式柔性电加热液体金属吸出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柔性电加热液体金属吸出装置,包括吸出钢管、加热元件、耐火纤维毡、钢管卡件、耐高温电缆、热电偶、电控箱;
所述加热元件包括陶瓷电加热绳和陶瓷加热片,所述陶瓷电加热绳、陶瓷加热片缠绕在所述吸出钢管的外壁上;在所述加热元件的外侧设有耐火纤维毡,所述耐火纤维毡、加热元件通过钢管卡件固定在所述吸出钢管上;
所述陶瓷电加热绳、陶瓷加热片通过所述耐高温电缆与所述电控箱相连接;所述热电偶的探头侧接触所述吸出钢管的管壁,热电偶的引出线接入电控箱8实现闭环控制。
进一步,所述耐火纤维毡为硅酸铝耐火纤维毡。
进一步,所述耐高温电缆为玻璃纤维耐高温电缆。
进一步,还包括电控箱输入电源线、电缆插拔头,所述电控箱输入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控箱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缆插拔头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吸出钢管采用不锈钢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杰,未经刘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0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式减震端子
- 下一篇:可加热保温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