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鬼臼毒素-靛玉红衍生物、其制法及其医药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0029.6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9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京;张磊;龙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靛玉红衍生物 鬼臼毒素 医药用途 制法 药理实验证明 药物化学领域 治疗肿瘤疾病 体外抗肿瘤 细胞增殖 可用 预防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鬼臼毒素‑靛玉红衍生物(I),其制法及其医药用途。药理实验证明,本发明物具有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可用于临床预防或治疗肿瘤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鬼臼毒素-靛玉红衍生物(I),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是从小蘖科鬼臼属植物华鬼臼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芳基萘内酯类木脂素,该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民间用于治疗蛇咬伤及痈疖肿毒等症。研究表明,鬼臼毒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杀虫等,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微管蛋白,以及自由基作用等。由于鬼臼毒素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胃肠不适和肝肾毒性等,这制约了鬼臼毒素的抗肿瘤临床应用。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科学家对鬼臼毒素的结构展开了大规模的修饰和改造工作,以降低其毒性,其中人们发现了依托泊苷和替尼泊苷等鬼臼毒素类抗肿瘤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肺癌、乳腺癌、淋巴癌、睾丸癌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多种疾病。
双吲哚类生物碱靛玉红(Indirubin)是中药青黛的有效成分,其具有抗真菌、抗病毒、抗炎和治疗银屑病等多种药理活性。同时,靛玉红还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为了寻找抗肿瘤活性更佳的先导化合物,我们利用药物化学领域的药效团拼合原理,将鬼臼毒素与靛玉红这两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分子进行缀合,得到了结构独特的鬼臼毒素-靛玉红衍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抗肿瘤活性更佳的先导化合物,我们利用药物化学领域的药效团拼合原理,将鬼臼毒素与靛玉红这两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分子进行缀合,得到了结构独特的鬼臼毒素-靛玉红衍生物。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鬼臼毒素-靛玉红衍生物(I)。药理实验显示,本发明物对敏感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和耐药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VCR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因此,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可用于临床预防或治疗肿瘤疾病。
本发明的化合物通式(I)如下:
其中,n代表1、2、3、4或5。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有效剂量本发明物,剂型包括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喷雾剂、凝胶剂注射剂、酊剂、缓释剂、栓剂、贴剂、颗粒剂等制剂学上常规的剂型形式。
本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其中a~b代表反应条件:
a:试剂为溴代酰氯;溶剂为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缚酸剂为三乙胺或碳酸钾;反应温度为20~35℃;
b:试剂为碳酸铯;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催化剂为碘化钾;反应温度为20~30℃。
其中,中间体(IV)的制备方法可参照文献(Bioorg.Med.Chem.Lett.2011,21,2692)报道的方法合成。
药理活性实验证明,本发明物能够有效地抑制敏感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和耐药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VCR的恶性增殖。
以下是本发明部分化合物的药理活性测试方法及结果:
CCK-8法测试体外抗肿瘤活性
阳性药:依托泊苷(VP-16)
实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未经遵义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00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