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短距离水下通车的平台型船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8197.1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7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妹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E02D29/0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通道 支撑桩 加强支架 通道挡板 通道隔层 挡板 两端设置 水域环境 通道设置 维修成本 右通道 左通道 拉链 两排 分隔 水域 灵活 天气 自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短距离水下通车的平台型船,包括平台型船、支撑桩和通车通道,支撑桩均分为两排设置在平台型船底部的两侧,支撑桩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架,通车通道设置在加强支架上,通车通道包括内通道,内通道内设置有通道隔层,通道隔层将内通道分隔为左通道和右通道,通车通道的两端设置有通道挡板,通道挡板与通车通道之间设置有挡板拉链。该用于短距离水下通车的平台型船可自由布置在任何短距离的水域,不受固定水域环境和天气的限制,实施和维修成本低,使用灵活,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短距离水下通车的平台型船。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国内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用于通车的交通方式主要有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两种,陆路即公路和铁路等,水路则多为桥梁和海底隧道。水路交通可以大大缩短陆路的距离,如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船舶,但目前的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多为长距离路途工程,且施工周期长,制造和维修成本高,而船舶运输效率低,受环境和天气影响大,使用不够灵活,因此都不合适用于短距离跨河流交通的使用。
而目前在各地区经常有一些跨过小河流或湖泊的交通需求,尤其是江南水镇一带,而目前的这些水路交通方式由于上述的一些缺点都不太适用,因此目前急需一种针对短距离水下交通运行的水路交通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短距离水下通车的平台型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短距离水下通车的平台型船,包括平台型船、支撑桩和通车通道,所述平台型船底部设置有六个支撑桩,这六个支撑桩均分为两排设置在平台型船底部的两侧,且六个支撑桩分为三组,每两侧相对位置的两个为一组,且每组支撑桩之间设置有一个加强支架,三组支撑桩上共设置有三个加强支架,所述通车通道设置在加强支架上,且所述通车通道依次贯穿三个加强支架。
进一步,所述通车通道包括内通道,所述内通道内设置有通道隔层,所述通道隔层将内通道分隔为左通道和右通道。
进一步,所述通车通道的两端设置有通道挡板,所述通道挡板与通车通道之间设置有挡板拉链。
优选地,所述通车通道的长度大于平台型船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加强支架为X形支架。
优选地,所述内通道为矩形截面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通车通道与通道挡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短距离水下通车的平台型船可自由布置在任何短距离的水域,不受固定水域环境和天气的限制,实施和维修成本低,使用灵活,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通车通道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通车通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通车通道的侧视图;
图中:1-平台型船;2-支撑桩;3-通车通道;4-通道挡板;5-挡板拉链;21-加强支架;31-内通道;32-通道隔层;33-左通道;34-右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妹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市妹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81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通火车的平台型船
- 下一篇:一种光动能无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