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肠杆菌在降解代谢黄曲霉毒素B1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6911.3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邓诣群;汪玲玲;蒋珺;吴骏;母培强;邓凤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5/2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肠杆菌 降解 代谢 黄曲霉 毒素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大肠杆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霉菌毒素降解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大肠杆菌(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类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细胞突变的作用,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毒性最强、危害最大。AFB1对动物的直接毒性表现为肝脏致癌性,间接毒性表现为引起动物的饲料转换率、免疫力、繁殖力等的下降。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花生、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中,由此加工的食品和饲料流入市场严重威胁人类和畜禽的健康。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脱毒方法去除这类毒素。
传统的脱毒方法有物理和化学方法,包括碱法、高温法、射线辐照法、吸附法等。由于这些方法存在特异性不强、营养成分损失大、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均无法广泛应用。生物脱毒法是利用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酶等代谢产物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方法,生物脱毒法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以及对食品、饲料和环境没有污染等优点,是黄曲霉毒素脱毒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已发现多种可以代谢AFB1毒素的微生物,其中真菌主要有糙皮侧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黄曲霉毒素降解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大肠杆菌(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大肠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6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