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硫仑单体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6358.3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3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星;王友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迈德森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7/52 | 分类号: | A61K47/52;A61K9/16;A61K31/145;A61P25/3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财易清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赵白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硫仑 单体 二氧化硅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硫仑单体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2)然后利用双硫仑的二硫键,制备了带有二硫键的双硫仑单体(二乙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该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50‑300nm,纳米颗粒分布均匀、分散性好。该双硫仑单体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有利于提高药物的靶向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的制备成本较低,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硫仑单体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纳米介孔材料以其高度有序的孔道、均一可调的孔径,高比表面积、较大的孔面积窄粒径分布、可控形貌特征及表面可修饰官能团等一系列优点,在纳米载药性能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silicananoparticles,简称:MSN)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无机介孔材料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如高表面积(800m2/g),大孔容(1XXZSZXcm3/g),可调节的孔径(2-10nm),可控制的形态和可修饰的表面,可以在介孔孔道内或在介孔表面负载各种药物,并可对药物进行可控的载药与药物释放,故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药物缓控释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细胞内主要有谷胱甘肽(GSH/GSSH)、硫氧还原蛋白(TrxSS/TrxSH)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NADP+)三种氧化还原系统,其中谷胱甘肽浓度最高,并且细胞内的谷胱甘肽浓度比细胞外浓度高1000倍,同时由于肿瘤组织氧气缺乏,与正常的细胞组织相比,乳腺、结肠、肺部、肝脏等癌症细胞的谷胱甘肽浓度更高。双硫键是一种常用的共价键,可以在体内血液循环的过程中稳定存在,但在一定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溶液中或在其他硫醇还原物的作用下,双硫键构象发生变化,双硫键断裂,基于以上各种特性,将具有氧化还原性的双硫键嫁接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MSNs)载药系统上,利用细胞内外氧化还原电势的差异,可以制备具有氧化还原刺激响应性的MSN药物释放系统,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上世纪中期,哥本哈根大学的ErikJacobsen在研究双硫仑时,再一次发现了双硫仑与酒精对人体的影响。他发现,双硫仑抑制了在酒精代谢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乙醛脱氢酶,导致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在人体内大量积累,于是出现类似酒精中毒的反应。在Jacobsen的努力下,双硫仑被开发成了一款戒酒药物,取名“安塔布司”,取“戒除滥用(酒精)”之意。近二十年以来,戒酒药双硫仑再一次逆袭,多个研究发现,双硫仑竟然有抗癌作用,可以杀灭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而长达60多年的“戒酒药历史”,证明双硫仑十分安全,它的副作用相比大多数肿瘤的化疗药物来说小得多了。近年来,捷克的ZdenekSkrott等人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新的发现——双硫仑并没有直接抑制蛋白酶体,而是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抗癌机制。研究发现,双硫仑在体内会被分解成为一种名叫DTC的化合物(双硫仑的单体,二乙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而DTC可以牢牢地结合铜离子,形成一个络合物,在小鼠的肿瘤内部,DTC-铜络合物(CuET)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正常组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给小白鼠直接服用CuET就可以起到治疗癌症的作用,说明CuET应该就是双硫仑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的双硫仑的单体(二乙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酯)是有效抗癌的活性产物。
然而,目前的双硫仑抗癌药物普遍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从而导致其应用成本高,增加患者的承受能力,治疗效果差,药物的有效性较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硫仑单体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迈德森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迈德森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6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