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R可视化施工交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6096.0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2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林;武永在;孔巍;姜月菊;周冀伟;牛硕;邵刚;付晓超;胡特刚;郭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G06T15/5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场景渲染 初始模型 交互功能 可视化 施工 工作成本 工作效果 模型搭建 实时查看 互动 三维 | ||
本发明提出了VR可视化施工交底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搭建目标建筑的VR初始模型;对所述VR初始模型进行场景渲染及交互功能设置,生成目标建筑的VR模型;将所述VR模型导入VR设备,通过所述VR设备对所述VR模型进行查看互动。本发明通过目标建筑的模型搭建、场景渲染及交互功能设置,生成目标建筑的三维VR模型,施工人员可通过VR设备,方便实时查看目标建筑,以对工程细节有具体实时了解且,提高了交底工作效果及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交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R可视化施工交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施工技术交底实为一种施工方法,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技术交底,是指在某一单位工程开工前,或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待,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
现有的建筑施工交底可通过召集会议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形成会议纪要归档;即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将技术交底内容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
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应通过书面形式配以现场口头讲授的方式进行技术交底,其方法操作繁琐,施工人员对建筑设计结构缺乏现场立体感,而且通常还需要在项目建造及拆除实体工法样板,这样,不仅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交底效果有限,且工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VR可视化施工交底方法及系统,能方便施工人员对工程细节有具体实时了解,提高交底工作效果及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VR可视化施工交底方法,包括:
搭建目标建筑的VR初始模型;
对所述VR初始模型进行场景渲染及交互功能设置,生成目标建筑的VR模型;
将所述VR模型导入VR设备,通过所述VR设备对所述VR模型进行查看互动。
进一步,在上述的VR可视化施工交底方法中,所述通过搭建目标建筑的VR初始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CAD软件分析目标建筑的图纸;
将目标建筑的图纸导入3Dmax软件中,通过3Dmax软件搭建目标建筑的VR硬装模型;
对所述VR硬装模型进行UV处理;
通过3Dmax软件将UV处理后的VR硬装模型转化为可编辑多边形得到VR初始模型,并以FBX的形式导出保存于预设的文件夹内。
进一步,在上述的VR可视化施工交底方法中,所述对所述UV处理具体包括贴图UV及光照UV。
进一步,在上述的VR可视化施工交底方法中,所述对所述VR初始模型进行场景渲染及交互功能设置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UE4渲染引擎编辑并调节所述VR初始模型的相关属性,所述相关属性包括位置属性及碰撞属性;
通过UE4渲染引擎对所述VR初始模型进行材质贴图处理;
通过UE4渲染引擎对所述VR初始模型进行灯光渲染及光照烘焙。
进一步,在上述的VR可视化施工交底方法中,所述通过UE4渲染引擎编辑并调节所述VR初始模型的相关属性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UE4渲染引擎创建文件夹,并将所述VR初始模型模型导入UE4渲染引擎。
进一步,在上述的VR可视化施工交底方法中,所述对所述VR初始模型进行场景渲染的步骤还包括:
优化VR初始模型的工艺安装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6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