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小型用于水域垃圾清理的双体船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3645.9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5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金聪;张吉萍;毛富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B63B1/14;G01S15/93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船体 水域 双体船结构 垃圾清理 左船体 船体 垃圾打捞船 液压杆 螺旋桨 智能 超声波传感器 船舶技术领域 螺旋桨转动 长度变化 控制器电 相对设置 控制器 可改变 障碍物 伸缩 穿越 驱动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小型用于水域垃圾清理的双体船结构,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垃圾打捞船通用性低的问题。本智能小型用于水域垃圾清理的双体船结构,包括母船体和设置在母船体的尾部用来驱动母船体运动的螺旋桨,所述母船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左船体和右船体,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通过能够伸缩的液压杆连接,所述螺旋桨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左船体和右船体的尾部,所述母船体还设置有能够控制螺旋桨转动方向的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并能够检测障碍物的超声波传感器。本装置中的液压杆的长度变化可改变母船体的宽度和整体体积,宽度可由正常工作时的1m减少至0.6m,可穿越狭小水域,提高垃圾打捞船在不同水域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垃圾清理船,特别是一种智能小型用于水域垃圾清理的双体船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地大物博,河流水域丰富。但许多河流都存在一定的垃圾污染。目前大型江河存在大型垃圾打捞船,由人工操作清理。而小型水域垃圾清理困难,大型垃圾船无法行动,处理河道垃圾的主要方法还是人工处理。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人工处理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需要安排专门的环境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撑着小船用杆类或小型垃圾收集装置进行工作,效率极低,维护周期也较长,没法进行水面垃圾的及时清理。由于河道的宽窄不一,传统的垃圾打捞船的体型较大,无法适用于较窄的河道,垃圾打捞船的打捞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小型用于水域垃圾清理的双体船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垃圾打捞船自动航行的同时提高垃圾打捞船在不同水域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小型用于水域垃圾清理的双体船结构,包括母船体和设置在母船体的尾部用来驱动母船体运动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船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左船体和右船体,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通过能够伸缩的液压杆连接,所述螺旋桨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左船体和右船体的尾部,所述母船体还设置有能够控制螺旋桨转动方向的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并能够检测障碍物的超声波传感器。
工作原理是:将母船体放至水域中,超声波传感器能够检测前方或母船体四周的障碍物,避免母船体与水域中的障碍物碰撞,通过控制双螺旋桨可实现母船体的360度自由旋转,方便母船体在各种小型水域自由穿梭,在打捞垃圾的过程中,左船体和右船体采用液压杆相连,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液压杆的长度变化可改变母船体的宽度和整体体积,宽度可由正常工作时的1m减少至0.6m,可穿越狭小水域,提高垃圾打捞船在不同水域的通用性;停止工作时,液压杆收缩,大大减少该垃圾船体积,便于携带及储存。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小型用于水域垃圾清理的双体船结构中,所述左船体的底部和右船体的底部均设置有履带。左船体的底部和右船体的底部均采用履带式结构,方便母船体在浅岸淤泥地的行进能力,以及自主下水的能力。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小型用于水域垃圾清理的双体船结构中,所述母船体上具有与控制器电连接并能够用于识别水中垃圾的图像识别装置。图像识别装置可通过识别水域中的垃圾并调整母船体的航行方向,使得船上的打捞装置能够打捞到水中的垃圾,使垃圾准确无误被清理。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小型用于水域垃圾清理的双体船结构中,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内均设置有给相应的螺旋桨供电的蓄电池。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小型用于水域垃圾清理的双体船结构中,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之间设有垃圾收集子船,所述垃圾收集子船与母船体通过电磁铁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电磁铁通断。当垃圾收集子船内堆满垃圾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断电,垃圾收集子船从母船体上脱离,由于母船体由相对设置的左船体和右船体构成,因此该母船体的底部、顶部、头部和尾部均敞开,垃圾收集子船直接落入水域中,将垃圾运送至固定地点并准确返航,当垃圾收集子船进入到左船体和右船体之间后,控制器控制电磁铁通电,垃圾收集子船被吸附在母船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3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