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冷喷涂涂层耐腐蚀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0849.7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5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赵常宇;崔冰;杨瑞生;胡正根;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24/04 | 分类号: | C23C24/04;C2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261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喷涂 涂层耐腐蚀性 脉冲电子束设备 冷喷涂工艺 冷喷涂设备 脉冲电子束 耐腐蚀性能 耐腐蚀性 涂层区域 重要意义 孔隙率 制备 重熔 轰击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冷喷涂涂层耐腐蚀性的方法,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冷喷涂设备和脉冲电子束设备。首先利用冷喷涂工艺在材料表面制备冷喷涂层,随后利用脉冲电子束对涂层区域进行轰击,使得涂层表层发生反复重熔,大大降低涂层的孔隙率,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经济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冷喷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对冷喷涂的实际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材料表面保护方法,尤其是一种提高冷喷涂涂层耐腐蚀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冷喷涂工艺是一种新型的表面保护方法,具有低成本、快速高效、无氧化、组织均匀、可百分百回收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表面保护中。冷喷涂工艺是将粉末颗粒预加热,并通过高压的作用撞击到基材表面,通过多层的堆积,形成保护层。冷喷涂同样存在一定问题:由于冷喷涂是通过加速气体的作用下使粉末颗粒附着在材料表面,在喷涂过程中,优先喷涂的颗粒由于受到后续颗粒的冲击,结合更加紧密,相互之间的结合力更大,很少有孔隙存在,但在后涂层表层的颗粒并未受到此类的促进效果,导致在涂层表层区域,颗粒间的结合不够紧密,存在大量孔隙。在较为恶劣的服役环境下,该区域往往会被优先腐蚀,大大降低了涂层的耐腐蚀性。所以,如何改进冷喷涂表层颗粒结构,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冷喷涂涂层耐腐蚀性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将材料表面进行冷喷涂层保护,随后利用脉冲电子束对涂层表面进行轰击,使得表层铝颗粒融化,熔化后的液相将对表层存在的孔隙进行一定程度的填充,并使得冷喷涂表面更为平整,有效的减少了应力集中,有效降低冷喷涂层的孔隙率,从而最终实现提高冷喷涂铝涂层的耐腐蚀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对材料本体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工作气体为压缩空气,压力为0.8-1.0Mpa;所述材料本体为铝合金、镁合金或钛合金。
(2)对材料本体表面进行冷喷涂工艺处理。冷喷涂气体预热温度为500℃,所选粉末颗粒为纯Al或者铝合金颗粒,送粉速率为30g/min,送粉距离为25mm,最终涂层厚度在0.5-1mm;所述材料本体为铝合金、镁合金或钛合金;所述冷喷涂介质为纯铝颗粒、2000、6000、7000系列高强铝合金颗粒,或纯铝和氧化铝的混合物,颗粒尺寸20-30μm。
(3)在进行冷喷涂工艺后,对冷喷涂表面进行脉冲电子束轰击,加速电压27kV,脉冲轰击次数3-15次,靶极距离10cm,电子束工作真空度为7.0×10-3Pa,脉冲持续时间为2.5μs。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制备的冷喷涂层结构致密,孔隙率较低。
(2)在脉冲电子束轰击下,冷喷涂层表层发生重熔。
(3)表层平整,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应力集中。
(4)显著提高了冷喷涂涂层的耐腐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冷喷涂工艺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脉冲电子束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1)按照图1所示设计,对2219铝合金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工作气体为压缩空气,压力控制在0.8Mpa。
(2)对材料表面进行冷喷涂工艺处理。冷喷涂气体预热温度为500℃,所选粉末颗粒为2219铝合金颗粒,尺寸在20-30μm,送粉速率为30g/min,送粉距离为25mm,最终涂层厚度控制在0.5-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08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