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0742.2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孟林;张守昆;唐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19/00;C08L53/02;C08L23/06;C08L91/00;C08L71/02;C08K13/02;C08K3/32;C08K3/06;C08K3/30;C08K5/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粉改性沥青 制备 多聚磷酸 改性沥青 施工难度 芳烃油 改性剂 软化度 稳定剂 橡胶粉 岩沥青 增溶剂 针入度 重量份 减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改性沥青技术领域。提供的橡胶粉改性沥青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30~40份的岩沥青、20~30份的多聚磷酸、10~50份的橡胶粉、2~3份的稳定剂、1~5份的SBS改性剂、1~2份的PE改性剂、1~10份的增溶剂、1~3份的芳烃油。该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施工难度小,针入度减小,软化度增大,稳定性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性沥青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作为固体废弃物的废旧轮胎数量也随之激增。对于废旧橡胶轮胎的处理,人们曾尝试用掩埋或焚烧的方法,但是,掩埋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及特让污染。焚烧则释放有害物质会造成空气和地下水污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废旧轮胎的处理问题。大量废旧轮胎长期露天堆放,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容易积存污水滋生蚊虫,日久自燃造成火灾,而且还在缓慢分解时释放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由于废旧轮胎自然降解的过程非常漫长,因此,成为在各国都迅速蔓延的黑色公害。
废旧轮胎主要成分是天然橡胶粉、合成橡胶粉、炭黑、抗氧化剂和金属氧化物等,这些物质基本上对改善沥青性能是有益的。道路研究者早已将其应用于改性沥青中,制造新型高性能的橡胶粉改性沥青,不仅解决了废旧轮胎堆积带来的环境和占用土地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中,改性后的沥青存在施工难度大,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橡胶粉改性沥青,此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施工难度小,针入度减小,软化度增大,稳定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此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同时能结合各原料的特性,制备得到施工难度小,针入度小,软化度与稳定性高的橡胶粉改性沥青。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橡胶粉改性沥青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
30~40份的岩沥青、20~30份的多聚磷酸、10~50份的橡胶粉、2~3份的稳定剂、1~5份的SBS改性剂、1~2份的PE改性剂、1~10份的增溶剂、1~3份的芳烃油。
本发明提出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岩沥青加热至170~210℃后加入橡胶粉以2000~300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后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第一混合物以4500~5000r/min的剪切速率剪切45~50min,并加入稳定剂、SBS改性剂以及PE改性剂后,在170~200℃的条件下搅拌发育后得到第二混合物;
将第二混合物加入多聚磷酸后以500~600r/min的速度搅拌30~40min后得到第三混合物;
将第三混合物加入增溶剂与芳烃油后在170~200℃的温度下溶胀40~50min后继续以4500~5000r/min的剪切速率剪切45~50min。
本发明实施例的橡胶粉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包括合理配比后的岩沥青、多聚磷酸、橡胶粉、稳定剂、SBS改性剂、PE改性剂、增溶剂以及芳烃油。通过岩沥青、橡胶粉以及多聚磷酸的合理配比对沥青进行改性,使得改性后的沥青的针入度减小,软化度增大,并且在高温定能提高的同时,减小了施工难度。同时,通过稳定剂与、SBS改性剂、PE改性剂的合理配比使得改性后沥青的稳定性增加,同时提高沥青的抗低温抗裂性能,使得改性后的沥青的针入点进一步减小,软化度进一步增大,从而进一步减小施工难度。并且,通过增溶剂与芳烃油的加入极大的促进了SBS改性剂、PE改性剂的溶胀,利于形成网络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改性后的沥青的稳定性,减小了施工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07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