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珠丝杠机构的检查方法、检查装置以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0400.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1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芳正;今井亮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G0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机构 检查 方法 装置 以及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支承螺母部件的轴承的组装精度不良的滚珠丝杠机构的检查方法。滚珠丝杠机构(40)具有:螺母部件(5),其经由多个滚珠(43)与齿条轴(2)的螺纹槽(21)螺合;外圈(61),其保持于壳体(3);内圈(62),其保持于螺母部件;以及滚动轴承(6),其具有多个滚动体(60),通过螺母部件的旋转使齿条轴相对于壳体(3)在轴向移动,在上述滚珠丝杠机构(40)的检查方法中,通过将外圈(61)固定于固定夹具(81),并限制齿条轴的旋转且在轴向按压该齿条轴,使螺母部件与内圈一起相对于外圈(61)旋转,测定齿条轴随着螺母部件的旋转的跳动量,判定该跳动量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
本申请主张于2017年4月1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78488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其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珠丝杠机构的检查方法、滚珠丝杠机构的检查装置、滚珠丝杠机构的制造方法以及转向装置的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在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螺纹槽的轴、在内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螺纹槽的螺母部件以及在轴以及螺母部件的螺纹槽滚动的多个滚珠的滚珠丝杠机构例如用于车辆的转向装置等各种装置。在螺母部件形成有用于使在螺纹槽滚动的滚珠环流的环流路。多个滚珠随着轴与螺母部件的相对旋转在螺纹槽以及环流路循环。
在日本特开2007-64863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检查方法,即:检测通过马达使保持螺母部件的螺母支架旋转时的声音或振动,在声音或振动的强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判定为检查对象不良。在该检查方法中,在因螺母部件的加工不良等在环流路形成有台阶时,能够通过检测由该台阶产生的声音、振动发现不合格产品。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2-206614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检查方法,即:使预先加工成高精度的跳动确认用衬套与轴(滚珠丝杠)嵌合,测定轴旋转时的跳动确认用衬套的径向的跳动,由此检测出轴的弯曲、偏心。
滚珠丝杠机构的声音、振动可能因螺母部件、轴的加工精度产生,此外,也可能因支承螺母部件的轴承的组装精度产生。另外,在将滚珠丝杠机构用于车辆用转向装置的转向操纵辅助装置时,若支承螺母部件的轴承的组装精度低,则转向操纵方向盘时产生的转向操纵反作用力有可能根据转向操纵角的变化周期性地增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支承螺母部件的轴承的组装精度低时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该组装不良的滚珠丝杠机构的检查方法、滚珠丝杠机构的检查装置、滚珠丝杠机构的制造方法以及转向装置的检查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如下滚珠丝杠机构的检查方法,其中,上述滚珠丝杠机构具有:轴,其在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螺纹槽;圆筒状的螺母部件,其经由多个滚珠与上述螺纹槽螺合;壳体,其收容上述螺母部件;以及滚动轴承,其具有保持于上述壳体的外圈、保持于上述螺母部件的内圈以及配置于上述外圈与上述内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上述滚珠丝杠机构通过上述螺母部件的旋转使上述轴相对于上述壳体在轴向移动,
上述滚珠丝杠机构的检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即:
通过将上述外圈固定于夹具,并限制上述轴的旋转且在轴向按压上述轴,使上述螺母部件与上述内圈一起相对于上述外圈旋转;
测定上述轴随着上述螺母部件的旋转的跳动量;以及
判定该跳动量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如下滚珠丝杠机构的检查装置,其中,上述滚珠丝杠机构具有:轴,其在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螺纹槽;圆筒状的螺母部件,其经由多个滚珠与上述螺纹槽螺合;壳体,其收容上述螺母部件;以及滚动轴承,其具有保持于上述壳体的外圈、保持于上述螺母部件的内圈以及配置于上述外圈与上述内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上述滚珠丝杠机构通过上述螺母部件的旋转使上述轴相对于上述壳体在轴向移动,
上述滚珠丝杠机构的检查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0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