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风抖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9082.6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A·K·班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贺紫秋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窗组件 抖振 可移动 控制器检测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控制器 响应 | ||
用于控制车辆的风抖振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在关闭位置与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的第一车窗组件以及在关闭位置与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的第二车窗组件。控制器检测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定速度值,以及在车辆速度超过预定速度值时确定第二车窗组件的位置。当第二车窗组件处于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中时,确定第一车窗组件的位置。响应于控制器确定第一车窗组件处于关闭位置中而将抖振构件从第一位置调整至至少一个第二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风抖振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阻力会对机动车辆的车身产生拖曳力。车辆速度越快,拖曳力就会越明显。因此,机动车辆的车身以及附接在外部的部件(例如,侧镜)通常会被设计成具有空气动力学形状,从而有助于最大化燃油经济性,并提供期望级别的车辆加速度以及操控性。
不论该设计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如何,当车辆的前车窗或后车窗打开时,在移动的车辆车身上方及四周经过的平稳层状气流都会被扰乱。该扰乱气流因可造成气压脉动(其还被称为风抖振或抖振状态)而被车辆内部的乘员所察觉。抖振状态是一种因声流和水动力流在乘客舱内相结合而导致的自然现象,其中该声流和水动力流在乘客舱内以相对较低的频率(在约10Hz至50Hz之间)引起强烈的压力振荡。
发明内容
用于控制车辆的风抖振的方法包括提供可在关闭位置与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车窗组件以及可在关闭位置与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车窗组件。控制器检测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定速度值。
控制器响应于控制器检测到车辆的速度超过预定速度值而确定第二车窗组件的位置。控制器响应于控制器确定第二车窗组件处于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中而确定第一车窗组件的位置。
抖振构件被设置成邻近第二车窗组件。抖振构件包括装饰面板以及可操作地连接至该装饰面板以使其在第一位置与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平移的调整机构。响应于控制器确定第一车窗组件处于关闭位置中而将抖振构件从第一位置调整至至少一个第二位置。
用于控制风抖振的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利用至少一个速度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车窗位置传感器监测一个或多个车辆操作状态,其中该至少一个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进行通信以检测车辆的速度,且该至少一个车窗位置传感器与第一车窗组件和第二车窗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通信以检测第一和第二车窗组件的车窗在第一位置与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预定速度值为大于10英里/小时(mph)的车辆速度阈值。
第一车窗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车门,且第二车窗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二车门,其中该第一车门可移动地连接至车辆车身,且该第二车门可移动地连接至车辆车身,并被设置成邻近车辆车身上的第一车门。抖振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二车门邻近第二车窗组件的部分,且抖振构件的调整机构为凸轮连杆。弹簧可操作地连接至装饰面板,以在第一位置与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偏置该装饰面板。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风抖振系统,其中该车辆具有可移动地连接至车辆车身的第一车门以及可移动地连接至车辆车身并被设置成邻近第一车门的第二车门。该系统包括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车门的第一车窗组件,该第一车窗组件可在关闭位置与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第二车窗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二车门,并可在关闭位置与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抖振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二车门邻近第二车窗组件的部分。抖振构件包括装饰面板以及可操作地连接至该装饰面板以在第一位置与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调整该装饰面板的调整机构。
控制器与第一和第二车窗组件可操作地相连接。控制器检测车辆的速度以确定车辆速度是否超过预定速度阈值,以及响应于控制器检测到车辆的速度超过预定速度阈值而确定第二车窗组件的位置。控制器响应于控制器确定第二车窗组件处于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中而确定第一车窗组件的位置,并响应于控制器确定第一车窗组件处于关闭位置中而将抖振构件的装饰面板从第一位置调整至至少一个第二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90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